大家在拍手的同时,也应看到历史进程的曲折性。就像要形成新能源车碾压全球的地位,也都需要久久为功。
4
三座大山也不是吃素的。
移动泰山的前提条件依然是,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毕竟面临的硬骨头都需要拿新的增量的钱来摆平。
有朋友让说说房地产的长期逻辑。
一句话:
房地产短期需要有人付出代价,这个人很可能是高杠杆炒房客和绝大多数开发商,华夏幸福和恒大的劫难绝不只是个例,只有有足够的大佬们扛下了大多数的历史进程的成本,也才会有剩者为王的软着陆。
参照恒大的案例,为什么没人救呢?
价码不够低。

截止7月30日,恒大港股的收盘价是5.15港元,市值不足700亿,那么通过让渡控制权来救恒大,多少钱合适呢?
无限接近0。
当一个企业求着别人来救自己的时候,对方的开价只会无限接近于0。就像《华尔街2》里,金融危机时,资本家们之间收购谈判时一样,收盘价79块,对方的开价直接压到了3块。
压价到市值的4%。
对应到恒大的股价,那么正常的资本收购谈判会压价到0-0.2港币,也就是折合人民币一毛多一股。
这个价格恒大的董事会会不会同意呢?
难。
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呢?
接下来很可能会引发百年来历史性的一幕。
中国地产top3,曾经宇宙最大房企破产清算,市值归零。
这是极其惨烈的,爆炸当量相当于核弹级别。
最好的结局就是被国资接盘,但这个加码要低到足够接近于0,恒大老股东吃下崩盘的成本,让接盘资本有利可图。
这事才能成。
未来各个大城市的保障性公租房或者长租公寓都需要靠新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