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分母的总人口规模,也会极大地影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比如前十城市中的太原、呼和浩特,以及之后的嘉峪关、银川等城市,大学学历人口比例都很高。![](/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mt/9bd50aae83321b88.jpg)
此外,一个城市的产业组织也深刻影响着这个比例的高低。
在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大专学历的人口比例通常更高,比如北京、上海、南京。
制造型城市比例通常较低,如苏州、福州,而泉州、东莞、南通、佛山、宁波等几个制造强市,大专学历人口比例不超过20%%,东莞只有13%,佛山只有16%,泉州甚至只有10.5%。
高等教育能力强的城市,高校资源丰富,大学生数量多,会提升整体学术水平;而高等教育能力一般的城市,大学生人数较少,产业结构偏向加工制造业。也偏低,整体教育水平偏低。
另外,345个城市中,有14个城市的大学学历人口比例低于6%,意味着这些地方每100人中,只有不到6人读过大学.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mt/9bd50aae83321b88.jpg)
比例最低的城市都在青海,果洛州、海东州、玉树州比例最低的甚至不超过1%。
城市地处偏远,人口稀少,教育资源落后,这一切都让他们和东部发达地区仿佛处于两个时代。
即使在广东省,汕尾和揭阳的大学学历人口也都在5%左右。与广州、深圳等耀眼的核心城市相比,居于榜首,垫底。
地域间的人才差距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