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吸引不到人才”“中国人才流失严重”,这些说法是否已经在你脑海中根深蒂固?
但最近的一些事件让我意识到,全球人才暗流可能正在逆转。
前几天,一位在某大学工作的朋友告诉我,过去六个月里,有几位年轻的日本学者来到他们学校,有的还带着他们的妻子和孩子。
我的第一反应是质疑这件事的真实性,第二反应是质疑这种现象是否普遍。
查了各种资料,也找了一些业内人士求证,才发现自己的结构有点小。
1
11月7日,日本一家名为“TBS新闻”的媒体发表了一篇文章:《为什么科学界重量级人物都流向中国?“人才流失”一词无法概括的现状》。
提到,今年8月,原东京理科大学校长藤岛彰带着自己的研究团队移居中国,落户上海理工大学。
此消息在上海理工大学官网也可以看到:8月30日藤岛彰教授及其团队的聘任仪式举行。

上海理工大学领导与藤岛彰院士团队合影留念。左边是藤岛彰的团队。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藤岛彰的重要性。这么说吧,他已经不是“大牛”二字的对手了。他是光催化反应的发现者、光催化之父,多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光化学家。
wasaprofessorattheUniversityofTokyoin1986,andwaselectedasamemberoftheEuropeanAcademyofSciencesin2009.Ifyoustudyphotochemistry,youwilloftenseetheoremsoreffectsnamedafterhim.

日本著名光化学家藤岛彰/图片来源:上海理工大学
什么是光催化?
举个小例子,中国国家大剧院使用的自洁玻璃就是光催化技术的应用。它可以使玻璃表面永远保持清洁,还可以防止镜子起雾,甚至可以用在空调上分解甲醛。
中国引进了藤岛彰,除了他的学术成就,他也很看重他在学术圈的影响力和资源。仅在国内,他就带出了刘仲范、姚建年、蒋磊三位院士,在国际上更是名声在外。这对于上海工程学院整个大学地位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于是上海理工大学也对他礼遇有加,打算斥资数亿元为他建研究所。
近年来像藤岛彰这样的重量级科学家来华并不罕见。前些年多是青年学者,近些年更多的是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