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TamadoUeda说:我今年67岁,我在日本的教授65岁退休(放弃职位),但我还是想继续做研究。在日本退休后继续做研究非常困难。
深圳大学一听说上田愿意来,立刻掏钱购买了先进的设备,建了一个研究室迎接。上田教授感叹:在日本买不到这么好的设备。一台可以3D测量材料表面的机器价值800万日元。我在北海道大学的时候,没钱买。到了深圳我什么都没说。刚买的。
可以说,日本人才来中国的直接原因是发展有限,而中国空间大,科研经费充足。至于背后的原因,则是两国在过去二十年的经济活力差异。
欧洲科学家经常被“政治正确”逼走。例如,丹尼尔·波维(DanielPovey)几乎被贴上了“种族主义者”的标签。由于动物保护组织的威胁,NikosLogothetis无法继续他的研究生涯。
随着外籍人才的流入和自身人才的培养,2019年中国科研人员数量达到210万,居世界第一。
2020年全球6167位高被引科学家榜单,我国大陆上榜人数达到770人,位居全球第二。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的增长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是科研经费的增长: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直属研究机构统计,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研发经费在20年内增长约13倍,居主要国家之首。另一方面,日本的研发支出几乎持平,没有明显增长,2019年约为19万亿日元,约为中国的三分之一。

美国、中国、日本加大科研经费
是的,中国的研发投入已经超过了日本,这可能与我们的“印象”不符。但是查了很多资料互相支持,这点我是肯定的。
关于研发经费,我国最早可追溯的数据是1991年。那一年是134亿美元,而日本是1024亿美元,美国是2368亿美元。
当时中国连美国都赶不上。
但随后开始一路跨越:1993年超过俄罗斯,1999年超过英国,2001年超过法国,2014年中国一举超过所有欧盟国家的总和。
这注定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今天,距离美国还有一步之遥。
随着科学研究的提高,中国论文的数量也呈指数级增长: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综合研究所报告,位居前列全球10%的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中国论文数量在2018年首次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