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购买医用口罩如何避免买到假货?需要了解这些技术要求和标准
细菌过滤效率不低于95%。
灭菌口罩应该是无菌的。非灭菌口罩的微生物指标见下表。
其他技术指标包括:空气阻力、残留乙炔氧化物、细胞毒性、皮肤刺激性、迟发型超敏反应等。
适用于医用口罩产品的相关标准。根据共有19个标准(如下表所示),但不限于这些标准。
第三部分:购买口罩如何识别“假冒伪劣”产品
从第二部分可以看出,国家对医用口罩的生产有着严格的要求。
目前在我国生产医用口罩只需要0.5秒,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口罩生产出来就可以立即销售使用呢?
可以说:正规有良心的企业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
无论是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还是一次性医用口罩,生产出来后一般都经过环氧乙烷灭菌。灭菌后,口罩上会有残留的环氧乙烷,会刺激呼吸道,致癌。
根据标准要求,医用口罩灭菌或消毒后,环氧乙烷残留量不得超过10μg/g。为满足这一要求,灭菌后必须释放残留的环氧乙烷,这一过程需要7至15天。比如大年初一生产一批口罩,估计要到正月十五才能上市。
目前的情况是口罩供不应求,价格暴涨。在利益的诱惑下,那些不合格的无良商家会遵守如此严格的生产要求吗?
一不小心,就可能买到假冒伪劣的口罩。一笔不小的财富不算什么,但如果因为戴了不合格、劣质的医用口罩而感染新冠肺炎,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那么,买口罩要注意什么?
根据医用口罩的相关标签,口罩的最小包装至少应有以下清晰易读的标识: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商或供应商的名称和联系信息;执行标准编号;产品注册号;过滤材料等级或相应说明;储存条件和有效期;一次性使用的产品应标明“一次性使用”或等同文字等。
特别注意口罩是否被污染。
总结为三个字:看、闻、问。看是指仔细观察产品外包装是否完好,口罩是否被污染;询问是指向销售人员询问更多信息和筛选;闻是指用鼻子闻口罩,看是否有特殊气味。
第四部分: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比较严重。戴口罩的目的是过滤容易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细菌,从而达到防护的目的。
上面介绍了三类医用口罩的过滤性能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影响口罩在使用过程中的过滤性能,除了产品本身的质量外,佩戴方式更为重要。
那么,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呢?
口罩按佩戴方式可分为耳挂式和头戴式(绷带式)。其中,头戴式(挂带式)医用口罩通常由专业医务人员使用,其佩戴方式本文暂不赘述。
耳挂式口罩是普通人最常用的口罩。本文重点介绍此类医用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
具体分为三个步骤。
Step1:将双手穿过耳带,将鼻夹套在上半部分,将口罩套在口鼻上;充分展开口罩的褶皱,最大限度地覆盖包括下颌在内的面部,最大限度地扩大防护面积。口罩佩戴的位置和紧密程度影响过滤性能。同时,这个动作可以避免褶皱未张开而导致的呼吸加重;
Step3:轻轻挤压鼻夹,贴在脸上,防止空气进入。面罩与面部的贴合度影响其过滤性能。
使用口罩后,为保证过滤性能,一般4小时左右更换一次口罩。
摘下口罩时,不要用手触摸口罩正面,也就是被污染的表面。只需用手捏住耳带,然后将它们扔进垃圾桶即可。
最后提醒大家:事关生命安全,切勿掉以轻心,多了解医用口罩,使用符合标准的合格产品。
祝大家2020年一切顺利。(撰稿|财经新评论)
原标题:《详解医用口罩的生产技术要求、标准,以及正确使用方法》
————————
本文参考资料:
1、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