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6000买了165支唇膏,嘴干、嘴裂的小伙伴终于有救了
其实这一趴我们原本是想测试唇膏的延展性(即好不好涂开),但是难题出现了——我们翻遍文献,只找到了这么一个方法。

于是我们找了一块大玻璃板,把玻璃板和水平面呈30度夹角放置,再把唇膏涂在砝码底部,从玻璃板上滑下去,滑动距离越长说明延展性越好。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超骨感!由于玻璃不是人(不是骂人),温度比嘴唇低,结果有些砝码就直接 黏 住 不 动 了 !
而这一情况在 15 款唇膏中出现的概率又非常之高,所以我们决定这一环节就由试用感受来代替。

小姐姐们在使用唇膏一个月过程中的实际感受如下,仅供参考:

在这次的唇膏评测之前,我们也经常在后台看到有关于唇炎的评论,同时也感受到了唇炎患者们的焦虑。

唇炎的症状一般有,唇部干燥、皲裂、脱屑、出血,严重的患者有唇肿胀、糜烂,炎性渗出形成血痂或者是脓痂,有疼痛、烧灼的感觉。
其实导致唇炎的因素很多,舔唇、饮食、季节、过敏、疾病、微生物感染、精神因素等都有可能引发唇炎,但千万别乱涂什么宣称能治好唇炎的润唇膏。

还是那句话,有病看医生。普通唇膏无非是滋润保湿的功能,要真能治唇炎,那还要医院干嘛呢?
不过对于日常唇部护理,我们总结了如下建议:

我们盲猜这次的唇膏评测下面肯定又有人问,怎么没有我用的雕、腊梅、迪爱锤西?因为太太太太贵了......
其实由于实验室检测需要,我们这次实际上买了 165 支唇膏(不是只有 15 支),所以光样品费就花了 6000 多块。

而其中有部分测试甚至都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参考,需要另外研究测试方法。
有人可能觉得这篇文章平平无奇、看了个寂寞;也有人可能觉得不大专业、看看就好……
但我们确实在努力去倾听大家的声音,并尽我们的所能来帮助大家做一些消费决策,在生活中去避坑。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欢迎点赞,也欢迎顺手转发给你身边嘴巴干干需要唇膏的朋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