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智能体”构建“活”的南京大楼,上海城市数字治理再现神作
具体实现上,各合作方首先通过空间地理数据、大楼平面/立面/切面/管线CAD图纸、建筑效果图/实拍图等相关资料,对大楼和周边进行了超精细建模,利用3D渲染引擎实现了大楼外观、内部结构和周边街道的视觉还原。接着通过接入政府业务数据、专业机构数据、物联感知数据、门店管理数据、环境数据等多维实时动态数据让大楼“活”起来,实现了基于1:1“活”的大楼数字孪生,满足市场主体和政府管理主体以生命体、有机体的视角对大楼进行感知和管理。最后,该创新项目还构建了系统化的生命体征体系,支持直观清晰地看出大楼存在的显性及隐性问题,实现城市运行管理的实时预判、实时发现、实时处置。
最后从机制层面看,本次创新成果通过将城市管理主体、市场主体及责任主体之间上下贯通、相互联动、协同工作,优化了闭环管理,探索了政府与市场主体有机联动的城市数字治理新模式。
在这一机制之下,各主体方可以说都是受益者,都可以发现参与其中的价值。政府自不必说,无论是从“一网统管”的数字治理,还是从助力数字经济发展角度,城市管理主体都有充分的参与动力。与此同时,作为城市最小管理单元,南京大楼的市场主体通过大楼数字孪生系统解决了市场管理的日常需求,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并在城市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双赢。直接的责任主体更不用说,他们的工作将因数字化和智能化变得更加轻松和便捷。
可以说,正是理念、技术、机制等多维度的齐头并进,全面盘“活”,滋养了上海首个“活”的大楼数字孪生的诞生,助推城市智能体落地迈出关键一步。
公布“双百”计划,产业各方期待从1到N规模复制
“万事开头难”,随着上海城市智能体首个创新场景落地,各参与方在发布会上宣布未来将以本次发布为基础,携手打造100个上海城市智能体落地的创新场景,发展100家城市数字化转型伙伴,共同推进上海城市智能体建设,助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
上海市政府方面领导表示,基于城市智能体建设,使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支持城市运行管理活动中的各级主体责任层层压实,从而实现城市数字化转型下的精细化管理新模式。在这种创新模式下,实现从一栋楼到一条街、一个区、一座城,真正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的新篇章。
华为上海云与计算业务部总经理张英梗表示,在这种超大城市治理新模式下,像南京大楼这样的城市智能体创新场景在未来还会有很多,他们横向相互联接和聚合,最终构成一个完整、复杂、有机的城市生命体。华为公司将与上海市政府一起,联合行业伙伴,共同努力,把这种模式打造成标杆,复制到整个上海市,乃至全国、全球。通过城市智能体的建设,最终在上海实现“感知一栋楼,联接一条街,智能一个区,温暖一座城”的美好愿景!
毋庸讳言,在轰轰烈烈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企业、每个组织都身处其中,没有一个是旁观者。特别是在当前持续的疫情影响之下,产业各界应当携起手来,以终为始,从城市数字化治理切入,带动经济与生活数字化,全面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开创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