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私有云真有那么难吗?小白拿蒲公英X5路由器轻松搞定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pv/4c4933ec4ddcccbf.jpg)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pv/57cbc4ba5ec596ff.jpg)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pv/955876eab903ec11.jpg)
这款路由器的云管理功能十分强大,成员管理、WiFi设置、上网行为管理、安全管理等应有尽有,截了一些图给大家见识下它那强大的后台功能,铺垫之后进入到今天的智能组网的重要环节。
超简单的智能组网
蒲公英X5路由器快速搭建异地局域网原则上分为两步:第一步,访问官网,将路由器添加至同一账号下;第二步,选择路由器为组网成员,即成功创建网络,而我们今天要搭建的“私有云”比这还要简单。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pv/86979afef69749da.jpg)
A、登陆蒲公英网络管理平台,然后找到【智能网络】点击进入【创建网络】,选择创建对等网,输入网络名称提交即可。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pv/951021f23663b20f.jpg)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pv/fb5c6b5302df58eb.jpg)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pv/8951370a99cfd0d2.jpg)
B、紧接着,在刚刚创建的网络界面中找到【从未组网添加】,把前面加入了云管理平台的那台蒲公英X5路由器“拖进来”即可。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pv/2b73369baccff1f4.jpg)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pv/606a25196c26ee0d.jpg)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pv/d2a4208daac8decc.jpg)
C、最后一步,通过同一界面【添加成员】按钮,选择【软件成员】,再拖两位“客户端”入网。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免费组网成员数限定为3个,超出需求升级服务(需付费),对于我们来说,一台硬件+两个客户端足够了,免费的刚刚好。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pv/de42c5272f3f96ea.jpg)
借助鼠标简简单单地几个拖曳动作便完成了整个组网的过程,回到路由器云管理界面,【智能组网】菜单下面的【成员列表】便出现了我们刚刚拖进去的三个网络成员“一硬两软”已经在里面,想不到吧,组网居然这么简单,接下来打造“私有云”的过程更会惊掉我们的下吧,居然比组网更简单。
打造“私有云”
打造“私有云”的过程简单到什么地步?只需将存储设备接入到蒲公英X5路由器上面的那枚蓝色的USB接口上即可打造个人“私有云”功能。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pv/4c330466ca55e16c.jpg)
想简单粗暴地尝下鲜,于是拿来一个U盘简单测试了一下,U盘插上之后,只需进入路由器云管理平台一步即可搞定,找到【应用中心】下的开启【文件共享】,其实旁边那项【智能云打印】也是亮点,但不是我们今天的重点。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pv/c150a1e3662c4180.jpg)
点亮【共享开关】,勾选“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设置访问权限”,设置用户名和密码后,访问USB存储文件的所有设备需要输入所设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可访问。当然,也可以勾选“允许同级设备访问路由器共享文件”,为了数据安全,不推荐这种方式。到此,我们的“私有云”就打造成功了,接下来验证一下U盘“共享”成功没有!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pv/616e9ba188480a19.jpg)
若是共享的数据比较重要,我们还可以在路由器的云管理平台下的【智能组网】菜单下找到【加密传输】,开启链路加密。
远程访问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pv/8f2880bf05ed530c.jpg)
登陆后台获取并复制路由器的虚拟IP,然后打开【运行】输入“IP地址”命令,进入到上图所示的界面,这个时候我们前面U盘里面的资料便远程调取出来了,这也意味着“私有云”已经打造成功!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pv/eec39b7af9056ae2.jpg)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pv/bdb2cfed71720e1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