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像[企鹅生态]一样每年都来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TGPC)的话,就会发现TGPC是了解腾讯金融业务动向的很好时机。
腾讯金融业务经常会在TGPC低调披露很多重要讯息。比如在2014年TGPC上对外披露了腾讯征信;2015年TGPC上披露微信红包、理财通的总体规模和进展。去年的TGPC上金融云计算成为横跨腾讯FiT和腾讯云两大业务的主推对象。
在今年的TGPC上,腾讯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FiT)总结过去业务同时,还披露腾讯做保险、区块链、乘车码的思路。同时在今年初腾讯对OMG事业群大调整后,融合自选股、微证券的互联网证券业务也对外披露最新进展,在媒体属性外加入更多金融属性。另外,微众银行也首次以单独论坛的形式出现在TGPC上。
也就是这样不断发展下来,腾讯的金融业务不知不觉间已从各单独业务成长为完整生态。在今年的TGPC上,腾讯金融业务越来越强调建立合作生态的重要性,腾讯副总裁、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FiT)负责人赖智明表示:目前在金融领域已有超过600万合作伙伴在腾讯平台上创业,合作伙伴加起来的市值达到4000多亿。
腾讯金融从积累单款爆品发展到完整生态
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外界采访时,马化腾这样总结腾讯做金融的总体思路:金融最核心问题是稳健,拼谁的命长,而不是看谁在短期内跑得多快。
这个思路也反映在腾讯金融业务发展上,在外界各种金融创新概念层出同时,外界始终看到腾讯在以很平稳速度发展金融业务。
比如外界热炒很多年的互联网保险,腾讯是在今年通过子公司形式取得保险牌照后,慢慢从数据底层开始构筑保险业务。上月外界也看到了腾讯开始在微信钱包中测试保险入口。腾讯相关负责人也透露,目前腾讯有两个团队在做保险,一个是微保团队,主要方向是通过微信钱包进行分销;另一个团队则专注跟保险公司的深度合作,做新的保险产品创新。
对于互联网证券概念,腾讯也是今年才将原本分散在各事业群的相关产品统一起来,从资讯、信息端开始慢慢尝试向上延伸。
就是这样一个个看上去好像“没追到风口”的金融业务,正在完整组合起腾讯金融业务的完整生态。在今年的TGPC上,外籍已经看到腾讯金融的整体布局已相当庞大,且不管是移动支付、理财通、金融云、保险、证券等每个业务,都处在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中。
开放、连接和合作,成为腾讯做金融业务时越来越鲜明的主题
在今年的TGPC上,腾讯FiT负责人赖智明表示:要集合腾讯科技力量赋能金融机构,为合作伙伴创造更多价值,腾讯也将秉承STAR理念,致力成为金融与用户的连接器。这也是腾讯FiT业务线目前的业务理念,作为腾讯“体内”的金融业务,FiT如今越来越多的角色是成为"金融连接器"。
这是不同于财付通时代或刚开始做微信支付时的情况。随着金融领域的各种创新,越来越多外部公司加入到腾讯金融生态中,如何将优质金融产品安全、稳定地输送给腾讯庞大的社交用户,其实是个很不轻松的任务。
TGCP的金融论坛上,腾讯的几个传统优质合作伙伴如招商银行、华夏基金外,我们也看到一大批新合作伙伴也正在加入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