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1年首个世界顶级汽车盛会,上海国际车展当仁不让,扮演着全球汽车产业发展风向标的重要角色。而本届上海车展以“拥抱变化”为主题,真是再贴切不过。
在势不可挡的新能源发展趋势下,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领域,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四化”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再次成为汽车行业焦点与热点,汽车与信息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已然是车展新能源主题的重要看点。
而市场总是存在优胜劣汰的,于是有些汽车品牌慢慢开始退出车展了,对比2019年上海车展,此次上海车展缺席的车企包括奔腾汽车、陆风汽车、凯翼汽车、大乘汽车、猎豹汽车、华晨中华、海马汽车、博郡汽车、东南汽车、汉腾汽车、观致汽车、DS、爱驰汽车、天际汽车、奇点汽车、东风雷诺、众泰汽车等,其中大部分在2020年北京车展就已经缺席,本次缺席上海车展并不意外。
从这些车企来看,有的已经宣布退出中国,有的被股东双方抛弃,有的则被申请破产重整,有的还处于PPT阶段,但也有些可能是销量不佳,为了缩减费用而不参加,比如一汽奔腾。
一汽奔腾没有参展着实令人意外,虽然这已经不是奔腾第一次缺席大型车展,但奔腾刚刚在3月完成“独立”,中国一汽旗下上市公司一汽轿车同一汽解放完成了资产置换。如此,一直处于配角地位的一汽奔腾终于回归一汽集团怀抱,成为非上市全资子公司,与红旗品牌一样单独运作。但因为种种原因,都导致奔腾的销量难见起色。事实上,资金、自由都不是拯救一汽奔腾的根本,产品不能持续的打动消费者,才是一汽奔腾的主要问题,希望奔腾T55的上市,能助一汽奔腾重回市场正轨。
华晨中华这个第一批的自主品牌车企,也快进入了倒计时的状态。2019年华晨中华还带了全新V3/V7来两款车型参展,但是进入2020年之后由于自主板块持续疲软,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导致华晨中华陷入经营困境,最终在2020年广州车展媒体日当天被曝出破产重整。当前,华晨中华线下经销商陆续退网。
观致品牌的遭遇成了一个谜一样的资本故事,2017年,奇瑞转让观致股权,最终被宝能接手。易主后的观致通过宝能共享汽车项目,进行内部消化使其在初始阶段迎来了相当不错的表现,但随后宝能的操作却让人看不懂:新产品停步、打乱原有产品规划、调整销售网络等等,虽然后来推出了观致7,但产品毫无亮点,而大规模的自建销售网络也并未带来销量的增长。观致的未来,也许除了宝能的高层,别人都看不清。
以“山寨”出名的众泰在巅峰时期确实成绩亮眼,年销量30万台就是最好的佐证。但依靠模仿缺乏研发终究不是长久之计。2018年以来,众泰汽车产品质量问题频发,销量连续下滑,之后工厂停摆、变相裁员、经销商维权等负面新闻环绕下的众泰汽车亏损持续扩大。去年年底宣布,母公司铁牛集团已经严重资不抵债,且无继续经营的能力,缺乏挽救可能性。法院裁定终止铁牛集团重整程序,并被宣告其破产。
海马汽车在2019年的上海车展上亮相过,但推出的海马8S并没引起关注,销量也几乎不过百,虽然通过卖房自救并爆炒海南自贸区,股票火箭发射,但其造车业务已经基本停滞,经销商网络仅剩“零星之火”,其工厂更是以代工为生,参展自然也没了必要。
东南汽车已经成为很消费者陌生的品牌,虽并没有像华晨、众泰一样爆出经营方面的“大雷”,但是车型市场表现乏力,人员不断流失以及销售网络的混乱,让品牌关注度和影响力大幅减弱。今年也发布了两款年度改款的新车,甚至还将更换品牌LOGO,但并没有引发任何的关注,而且相对于其他几个自主品牌,东南还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更是投资1.5亿元建设了全新的研发基地,只是何时能迎来转机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