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现代、起亚不分家。但在中国,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是两家公司。而在品牌定位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现代索纳塔和起亚K5,索纳塔当年走商务路线,k5走年轻运动路线,分工方面很明确。
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市面上就流传着一句话“X丝有三宝,索8k5迈锐宝”。虽然这是句调侃,但是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其实是暗指这三款车,属于在合资B级车里最便宜的车。那些买不起迈腾帕萨特这些20多万元的主流B级车的,又不甘心买A级车的消费者,最终会看上这三款。
其实当年韩国高层真的理解这句网络调侃背后的玄机,其实就是巨大的商机。这年头在网络上,小人物的角色是最受欢迎的。因为大家找到了强烈的共鸣。
但是不是任何小人物都能让人找到共鸣,你得做一些事,一些绝大多数小人物想都不敢想的事,而且最后你还做成了这件事。这个故事可以看成是小人物的YY,但是大家不管。毕竟理想很丰满,显示很骨感。有人做成了,我们就有共鸣,就开心。
我们知道,起亚智跑低价上市虽然目的也是抢自主品牌客户,但是同门师兄ix35的客户一定也没少抢。不过,就终端销量来看,ix35还是比起亚要高出不少。毕竟北京现代的经销商数量是起亚的数倍只多。而且在很多人眼里,现代的品牌含金量也比起亚要高不少。
而就在昨天,起亚弈跑上市,这台跟ENCINO同平台的小型SUV价格共推出2款车型,一款售价6.98万元手动挡车型,一款售价7.98万元自动挡车型。盾牌觉得,最近这半年,韩系车频繁低价上市,这就是要起捋袖子跟自主品牌干仗的意思!
再说回ix35,新款的ix35抛弃了流体雕塑,换了新造型设计,新的造型看着比较中庸一点,最主要是它的设计师是大众集团中国区前技术总监罗·西蒙。你看哪个大嘴进气格栅,还有侧面平直的车身腰线。这跟以前韩国车流体力学雕塑,差别太大了。据说新款ix35是在烟台研发中心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做的设计,真的是和烟台大苹果一样朴实无华。
但原来力推流体雕塑的时候,也是大众集团首席设计师彼得希瑞尔,三刀以前有一期节目聊过他,媒体说他是韩国汽车的整容师。后来升官升的快,成了现代汽车副总裁、起亚汽车总裁。现在不知道彼得希瑞尔是否还在韩国混,如果还在,那罗西蒙肯定是他打电话叫过来的。
其实在我看来,韩国车是否真的要整容,今天来看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好。起码在中国市场,真正整容成功的没几个,好像中国人对整容这件事比较反感。当年起亚的虎啸式前脸,现代的流体雕塑,出发点其实都是好的,要让起亚和现代往两个不同风格上走。但这太难了。中国人对什么是好看的车,其实是有一个基本认识的。
这个认识也可以说是基于大众系列风格而延伸出来的。对于整容这个词,至少当下社会主力消费人群还是60-70-80后,那大家还是比较避讳的。外形做大手术,结果不是疯狂就是灭亡。而整容之后,会给人带来过度的自信,甚至膨胀。这个后果,倒是显现出来了。
其实,韩国车想在外形上做出特色,区别于其他品牌,这是可以理解的。韩国应该算是所有汽车品牌里离中国最近的国外品牌。而且韩国文化跟中国文化太接近了, 所以韩国车企要是能放下架子,不装x,好好看看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其实韩国车不说干翻大众、丰田。起码混个合资前几名,应该问题不大。
但是韩国车始终找不到卖点,就像有一期三刀聊劳斯莱斯一样,贵,就是劳斯莱斯的卖点。北京现代不能说,便宜就是我的卖点,对不对。因为自主品牌更便宜。你说我是合资品牌里最便宜的,估计领动,悦动敢这么说。的确销量也不差。但韩国车企一定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所以怎么制造营销的爆点,这是韩国车做的最弱的地方。
韩国现代早年做suv,起家的时候是用的三菱的技术,91年投放市场的第一款车其实就是第一代三菱帕杰罗贴了现代的标。这也和当年三菱做SUV起家差不多,三菱的四驱技术为什么那么牛x,也是因为当年美国军方提供了N多技术给它,它自己再加以改进,所以韩国人造SUV的底子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