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马拉松年度主报告》显示,截至到2018年底,中国境内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规模赛事(800人以上路跑赛事)共计1581场,累计参赛人次583万,285个城市举办了不同形式的马拉松比赛,它们广泛分布于南到三亚,北到漠河,东到舟山群岛,西到霍尔果斯的中国大地上。
从2010年中国只有13场城市马拉松赛事,到如今10年间,中国马拉松的增长接近100倍,2018年中国马拉松年度消费总额达178亿元,全年赛事带动的总消费额达到288亿元,年度产业总产出达746亿元。
马拉松在中国很红?其实不算,毕竟这么多的比赛,其实当地人可能也不太清楚,全中国能跑下全马的人可能不到50万。马拉松在中国很热?倒是真的,特别是在跑友圈里,“跑马去,已经代替了旅游去,成了某些人去某个城市的理由。”城市马拉松赛不算全名皆知但是在中国数亿的跑步爱好者眼里却是热门。
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跑马?
跑步这种运动方式正在中国流行,跑步打卡也正在成为很多人朋友圈的炫耀社交手段之一,比谁在景点自拍,不如比谁在当地湿地公园又跑了几圈。
乒乓球需要两个人,一张台子,足球需要一群和场地,而跑步只需要一双鞋和一个人。相对而言这项运动的入门门槛比较低,这也就是他能在全中国范围内受欢迎的原因,专门的跑步APP咕咚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1.8亿,而另一个跑步APP悦跑圈也是拥有4000万左右的用户群,二者单纯的相加,中国的跑步爱好者已经占到了中国总人口的大约六分之一。
为什么马拉松这么火因为喜欢的人多呗,每个人都能在跑步中找到乐趣,减肥健身、增强抗体、挑战极限……但是其实很少人一次能够跑到标准马拉松的42公里,但是在跑步中参与的人都能收获快乐,很多比赛中一家人来参赛的都有。
群众参与城市马拉松赛的热情有多高?大型的赛事,一般都是需要抽签,中签了才有资格去参加。
为什么城市热衷于举办马拉松?
1910年11月,为推广体育,全民健身,南洋劝业会在南京举办了一场“长距离竞走”面向市民开发条件符合均可参与,这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场城市马拉松赛事,110年过去了,现在全国每年都有上百个城市在举办自己的马拉松赛事。而被称作“国马”的北京马拉松至今也有40年历史。
当然这里面有很多细微的差别,比如有些城市举办的是趣味赛,类似于欢乐跑最多几公里,主张全民健身,就是大家一起来玩;有的是半程马拉松(多数城市举办的是这种)最多是21公里,分为欢乐跑和半马两项;还有一些城市是欢乐跑、半马、全马三项标准的马拉松赛事。
既是赛事也是商机
我们拿2019年成都马拉松举例,主办方规定的赛事规模是30000人,全程马拉松名额为15,000人,半程马拉松10,000人,欢乐跑5,000人。而报名人数接近10万人,他们需要通过系统抽签,中签的人才有资格去参赛,全马收费180元/人,半马150元/人,欢乐跑100元/人,保守估计当天光报名费会给主办方带来470万元的收入,同时还有赞助商的赞助费用……比赛前两天,比赛地点附近的旅馆几乎都是爆满,被外来的跑者订下,这又是一笔费用,一场上规模的马拉松比赛对于当地消费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而且这又是推广城市大好机会。
所以各个城市才会乐此不疲,没办的想要办,小型的想要办成大型的,大型的想要办成国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