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发生三年多来,无数人盼望已久的“拐点”终于出现了,给疫情煎熬中的人们带来了曙光和希望。
近日,各地针对此次疫情纷纷做出了“放开”举动,做出了停止检查公交、地铁核酸检测、取消全国核酸筛查检测等措施。
对于新的防疫政策,大家的内心都是喜忧参半,一方面感觉好像看到了自由的曙光,另一方面担心自己或家里人会中招,有没有后遗症?还需不需要隔离等。
对此,不少聪明人迅速做出了反应,纷纷抢购连花清瘟、藿香正气水等药物,希望以此应对疫情。
药物的作用只是抑制病毒,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来缓解疾病。
“阳”了之后有哪些症状?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潜伏期一般在3—7天, 平均潜伏期在4天左右,部分患者最快可在24小时内出现症状。
主要表现为打喷嚏、头痛、喉咙痛、喉咙沙哑、鼻塞、流鼻涕、肌肉酸痛、腰酸背痛、盗汗、疲倦、食欲不振等症状,其症状和普通感冒的症状相近。
第1天:症状较轻,轻微咽干咽痛、身体乏力。
第2天:出现发热症状,部分年轻人高烧至39摄氏度左右,咽部不适感加重。
第3天:症状最重的一天,高热39摄氏度以上,浑身酸疼乏力,咽痛加剧。
第4天:体温的高峰开始下降,大部分人从这一天体温降为正常,不再发热,但仍然咽痛咽痒,部分患者开始流涕、咳嗽。
第5天:体温基本降到正常,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身体乏力仍然存在。
第6天:不再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加重。
第7天:症状开始明显好转,核酸很大可能转阴。
发现自己“阳性”了怎么办
疫情放开之后,发现自己“阳性”了怎么办?医生给你5点建议:
第一点: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当前疫情防控的最有效手段。
尤其是免疫力差、基础疾病多的老年人,接种疫苗可有效降低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风险,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对预防病毒的感染很有帮助。
第二点:克服恐惧心理
克服内心的恐惧,现在是2022年,新冠肺炎与2019年完全不同,病毒虽然感染性增强,但毒性和死亡率降低和流感差不多。
尽可能保持冷静的心态,可持续地、积极地、乐观地应对。
第三点:储备药品
储备一些常用药,特别是慢性病用药,不建议囤积大量中成药、退烧药、感冒药,有足够一周的药就好了,因为,大部分轻微症状一周就能治好。
第四点:单独隔离
根据当地的防疫政策要求,如果感染之后也是要单独隔离,避免去一些人员聚集的场所,然后进行积极的治疗,如果身体的不适感加重实和医护人员告知,才能够及时的治疗。
第五点:储存足够的食物
家里要储存上一些耐保存的食物,以防所在地成为高风险后购买不便,要配合国家做好个人防护,不能给国家拖后腿。
预防新冠病毒需要囤药吗?
专家:盲目囤药没必要
相关权威专家提醒市民,预防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自主用药须谨慎,没有必要盲目跟风囤药。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对于预防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家中如有老人、孩子,可以适当购买如连花清瘟颗粒、清感颗粒等中成药。
“如果症状不严重,建议尽量先不要自行服药。”李侗曾表示,特别是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年轻人和中年人而言,出现了一些呼吸道轻微症状,如果不影响休息和正常生活,不建议首先选择自行服药,可以多休息、多喝水等待自愈。
家中有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选择非处方的感冒药、解热镇痛药物时须十分慎重,建议先咨询医生自己服用的药物与感冒药有无相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