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和中国关系好的国家,很多人都能想到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是唯一一个被我国外交部冠以“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称号的国家,全球只有俄罗斯享有同样等级的称呼,可见中巴两国关系之深厚。
许多国人称巴基斯坦为“巴铁”,网上也流传众多中巴友谊的段子,可是在最初,中巴友谊并不好,甚至是相互敌对。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巴关系才逐渐缓和,并快速升温。
今天小博带你一起回顾中巴关系的变迁,一起探索中巴友谊背后的故事。
五十年代:双方相互试探
在五十年代,巴基斯坦的主要盟军是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却不想闹得太僵。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成立,巴基斯坦就承认了中国的新政府,并没有在当时的盟友美国带领下不承认中国新政府。
从地理位置上看,印度河纵贯巴基斯坦,东接印度,东北与中国毗邻,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南临阿拉伯海。当时的孟加拉国还属于巴基斯坦,叫东巴基斯坦。
在巴基斯坦东边,和它形同水火的印度,随时都想分裂巴基斯坦,将东巴基斯坦割裂出去;西边的阿富汗,两国又有领土纷争;阿富汗背后的苏联,也对巴基斯坦虎视眈眈。
在这种局势下,巴基斯坦虽身在美国阵营,时而有针对中国的行动,但不想和中国真正翻脸;而中国为打开外交缺口,对巴方的某些言论表示一定程度的理解。总体上看,此时中巴关系只算得上勉强过得去,两国外交政策还处于相互试探阶段。
六十年代:中巴友谊靠印度
于中国,因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得中印两国的地缘矛盾是难以消除的。50年代后期,中印关系急剧恶化,甚至在1962年爆发了局部战争,以中国军队成功捍卫领土而告终。与此同时,因为美国在政治上对“死敌”印度的倾斜,巴基斯坦与美国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中印边境双方对峙
因为与印度有共同的利益矛盾,使中巴有了相互接近的理由。巴基斯坦需要靠中国来制衡印度,而中国则需要靠巴基斯坦来牵制印度。在这种利益驱使下,中巴双方开始有了实质性接触。
为进一步改善关系,巴基斯坦主动向中国提出边界谈判。此次谈判历时两年八个月,谈判过程中,巴基斯坦顶住来自美国和印度的施压,于1965年3月26日,中巴双方签订“边界协定书”。
印巴战争:双方关系再度加深
在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巴基斯坦由于战术失误,节节败退,部队损失惨重,装备急需补充。在巴基斯坦向中国求助之际,中国完全站在巴基斯坦这边,伸出援助之手,避免巴基斯坦遭受更大的损失。
经过印巴战争后,巴基斯坦明白,只有中国才是最可靠的盟友。对中国来讲,与巴基斯坦交好,可以牵制印度,防止其做大,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而且巴基斯坦本身就处在印度洋上,这也是中国需加强与其合作的重要原因。
九十年代:友谊面临形势考验
1989年,美国单方面宣布对中国采取军事制裁。随后,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联合国成员国人权扩大委员会”上,美国率先针对中国,提议联合国制裁中国议案,以公开投票的方式,对中国进行全球制裁。
对于制裁提议,绝大多数成员国是赞同的,而一部分与中国有着“一定友好关系”的国家如朝鲜、俄罗斯、非洲等国家,均投票表示了弃权。日本是坚决支持制裁的亚洲国家之一,其次还有韩国、印尼。巴基斯坦国代表在大会上公开支持中国, 这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无疑是重要的。
在我国坚决倡导下,古巴相继站出来反驳美国支持中国。但是最后联合国依旧以213票赞同,23弃权,2票反对而通过对中国实施制裁。
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针对巴基斯坦支持中国的行为,美国白宫国务院发表了“谴责巴基斯坦政府支持中国的错误决定”,宣布将终止与巴基斯坦的一切经济与贸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