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的好,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扬。父母正确地表扬孩子,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更有动力去做好这些事情。
研究表明,有些孩子在做事时容易放弃,没有勇气去迎接挑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表扬孩子的方式不对。
父母不同的夸奖,正在给孩子的潜意识输入不同的认知,而不同的认知决定了孩子在做事时是否变得自信、敢于迎接挑战,还是容易放弃。
如何正确表扬孩子也是一门学问。关键是要注意以下三点。
01。表扬孩子“要具体”。这是我们表扬孩子的常用方式。但是,这样的表扬太笼统了,孩子不知道自己做对了什么。
表扬孩子聪明,这是无法改变的孩子们后天的努力,孩子们会误以为自己天生就有特殊的智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做某事。
长期以来,孩子们为了保持自己“聪明”的形象,都会回避困难的事情
因为他知道,如果我做不好这件事,会显得我不够聪明。
正确的赞美是:表扬孩子一定要具体,表扬细节,让孩子知道什么为了获得表扬,他已经做到了。
孩子得了第一名只是一个结果。而正确的表扬可以这样说:“宝贝这次考试得了第一名。妈妈知道,这是你努力、努力的结果。”我一直没有放弃,终于学会了。
这时候,你可以对孩子说:“妈妈看到你一直在努力学习骑自行车。即使你跌倒了,你也没有放弃。你一直在坚持,你终于学会了。太棒了。”
孩子的努力、坚持,这些都值得表扬。
父母在这样表扬孩子的时候,也在给孩子的潜意识输入一个信息:我是一个有执着的孩子,而且我是一个非常细心和勤奋的孩子。
这些信息会逐渐成为孩子内心的声音,成为支持孩子终生前行的力量。
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孩子们知道我做的好是因为我的努力和付出。
同样,如果这件事没做好,孩子也知道不是我不擅长。
但我的能力需要只要自己努力提升自己,一定能有进步的,表扬孩子做事的过程,这些后天的品质。与其空口夸孩子聪明,你牛逼。
02.表扬不与别人比较
父母也有一种表扬方式,他们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表扬,不管是和别人孩子的孩子比较,还是自己的孩子。
例如:“今天你穿衣服比你哥还快,你真棒。”
父母比较、表扬孩子,把孩子放在和别人比较、竞争的位置上。
孩子的目标变成了我要超越别人,比别人表现得更好。孩子们更关心结果而不是过程。
孩子多的家庭,孩子之间的比较和赞美,不利于孩子情感的培养。每个人都在比较谁比谁优秀,谁更容易被父母喜欢。
长此以往,即使孩子长大了,也会终生生活在与他人的比较中。
回顾我们的成长经历,我们基本上是在父母的比较中长大的。
然而,比较并不能带给我们内心的平静。
相反,我们一直在竞争,比较,超越身边的人,比他们富有,比他们幸福。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比较,无形中让我们失去了很多快乐。
想要孩子快乐,就放下与他人相比的夸奖。不要将自己的孩子与外人比较,也不要与兄弟姐妹进行比较。♬虽然比较和表扬也能使人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但是孩子想要变得更好的动力,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变得更好的愿望,而是外在的动力,就是要超越别人。这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驱力。
让孩子和自己比较。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好,这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