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最让人缠绵,看不清前途,也看不到天明的晴朗。

雨滴打在树叶上,敲愁助恨,越发让人愁肠百结,不可消解。如果抽一支烟,只会在烟雾缭乱中发现人生的虚无缥缈,越发看不到希望。若是守着一瓶酒喝起来,就会一杯一杯喝个没完,不经意间喝去大半瓶,却不觉得昏昏沉沉,真是奇怪。
是想念远方的那个人,还是为了眼前日复一日的生活而烦恼?
或许,人无法逃脱自己的生活轨道,就好像雨滴无法逃脱这个夜晚。李清照写道:“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什么的都有,故作忧愁的也有,愁到无可奈何的也有。
白天还好说,能看到雨中的很多东西,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只能看到很多高楼,还有被高楼切割的天空,空中凌乱的电线,一只飞鸟都没有,却只有冷风,呼呼吹过来,吹到了禁足人的脸上。
夜里,黑暗的天空显得无边无际,远方高楼上的灯光似乎成了唯一的希望,但又可望而不可即,成了一种朦胧的点缀。
人和生物一样都有趋光性,要朝着光亮的地方去。如果光明是真实的,而不是一团可以烧掉飞蛾的火焰,那么,不知道有多少昆虫要飞向光明,得到辉煌的一刻了,也不知道有多少仁人志士得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了。
黑暗的雨夜中一两点灯光哪怕是惨淡的光,也让人浮想联翩,以为还有希望的灯塔在,有温暖的理想在。其实,只不过是人们出不去之后,在窗口眼巴巴张望而已。光亮不是希望,也不是理想,就只是普通的灯光而已。

住在高楼大厦的人不缺乏灯光,也不缺乏太多的忧愁。要是想见到谁,只要视频听话就行,人影有了,声音也有了,即便不能见到面,也能缓解一下思念之苦。
可是,并非人们都能通过视频聊天缓解相思之苦,要是那样就没有婚外恋了,也就没有很多在外地的男女组成临时夫妻了。
很多电影要拍爱情片,就把爱情发生的时间放在雨夜,让男女主角淋雨,并且在雨中奔跑,痛快淋漓之际说出三个字,或者紧紧拥抱,算是把雨夜的缠绵运用到了极致。现实生活中的雨夜当然也会发生爱情,但都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也是不宜宣扬的。
现在的人们太现实了,并不会因为雨天的缠绵而缠绵过久,只会把爱情建筑在钱和权之上,就好像把鸟儿的窠巢安在牢固的不怕风吹雨打的大树上一样。
唐朝的李商隐在巴山夜雨的时候想念远在家乡的妻子,想起共剪西窗烛的缠绵,却只是空空地惆怅。宋代的蒋捷写了少年、壮年、老年三种人听雨的状态,暗喻三种人生,颇具黎离之悲,又怀着个人身世的悲欢离合。李煜写的《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却是最好:“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作为亡国之君,降宋之后,被囚禁在汴京,忍辱负重,过着囚徒生活。而昨夜风雨让他起坐不能平,从君王到阶下囚,仿佛一瞬,只能慨叹人生如梦,要借助杯酒光阴去了悟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