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能去读书了!”华西教授组团切肿瘤移肝,7岁男孩重获新生
华西肝脏移植中心:
华西肝脏外科和肝移植中心还是那么敢打敢拼,只要患儿和家庭不放弃,我们团队就敢坚持初心,就是跟“死神”抢人也毫不畏惧!
在小儿肝移植的病房,在这里住了2个多月,来自云南的7岁男孩小胡,终于可以出院啦!
小朋友很高兴:“终于可以回去上学了,谢谢医生叔叔”,怯生生的脸上露出了笑。
然而在20天以前,他命悬一线。
(小胡出院与华西医生们合照)
7岁男孩腹部隆起,肿瘤占满了整个肝脏和腹腔
家住云南的小胡,从今年8月起肚子开始膨起,且越来越大。
父母非常担心,赶紧带着小胡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考虑为肝脏寄生虫病,给予口服药物治疗。
但治疗一个多月后,小胡的病情没有好转,且腹部越来越膨胀,无法正常饮食和生活,甚至影响到正常呼吸。
没有办法,一家人只得辗转到成都,来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经过肝脏外科杨家印教授和小儿外科向波主任初步检查和诊断,小胡的腹部膨胀是因为肝脏出现肿瘤,且肿瘤占据了整个肝脏和腹腔,单纯的肿瘤切除手术并不能解决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肿瘤带来的恶性消瘦、呼吸衰竭、继发肝肾功能不全、大量腹水等情况时刻折磨着小胡。
经过多次MDT讨论,华西多位专家认为小胡的肿瘤过于巨大,且全身情况极差,根本承受不起放化疗等其他治疗手段。
然而,他才7岁,正处于含苞待放的人生阶段,未来本应该有更多可能,家人不忍放弃任何渺小的希望!
面对生命垂危的小胡和濒临绝望的家属,华西医院肝脏外科杨家印教授提出,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肝脏移植。
但小胡来自云南普通家庭,无法承担移植费用,且暂时也没有合适的肝源。
可是父母意志坚定,愿意“割肝救子”。
虽然考虑过做亲体移植,可惜妈妈有脂肪肝,爸爸又是家庭唯一经济支柱,多方诘难给全家蒙上了阴影。
无助等待中,小胡的病情日益加重,危在旦夕。
肝源和死神,究竟谁先到来?
苦等的肝源终于来了!然而切肿瘤又移肝,面临高风险
冥冥之中,峰回路转。加入等待名单不到1周,一位1+岁脑肿瘤患者脑死亡,家长愿意捐献这位小宝贝的肝脏。
有时候,生命的奇迹就是这么不可思议。
为了完成这场生命接力,器官移植中心也决定减免大部分移植费用。
(华西肝脏外科,肝移植中心合照)
虽然肝源和费用得到解决,但是切除肿瘤后,再进行肝脏移植的高风险却让华西医院的医生们迟迟下不了决心:
小胡的肿瘤巨大,占据了整个腹腔,手术操作空间极为狭窄,能否安全切下肿瘤就是不小的挑战;
而且由于肿瘤的压迫和挤压,肝脏血管和下腔静脉都已经移位变形,这也为供肝的植入也带来巨大困难。
手术风险是必然的,却也是可以用技术进行突破的。
但是面对如此高风险的医疗抉择,做决策、下决断、拟决心才是最困难,最考验人类意志的。
幸而家属充分理解,并且始终抱有坚定救治的信念,终于让医生们下定决心,放手一搏,为小胡争取最后的生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