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以单侧、中度或重度、搏动性头痛为特征,是一种不定期反复发作的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失调和精神紧张密切相关。没有得过头痛的人以为偏头痛只是大脑疼痛而已,其实其最典型的症状包括畏光、畏声、皮肤痛觉异常和胃肠道症状等,尤其是在夜晚降临后,光线,声音的刺激无疑导致偏头痛症状的增加,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根据最新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2017 年全球有 12.5 亿人患有偏头痛,当前,偏头痛已成为全球第五大疾病,也是第七大致残疾病。临床通常使用药物疗法或非药物疗法缓解疼痛,预防偏头痛发作。虽然常用药物如雷公藤烷、麦角碱制剂和巴比妥类药物在治疗偏头痛方面取得了积极的疗效,但长期使用存在诸多副作用,如体重增加、疲劳、睡眠障碍、胃肠道不耐受等副作用。
本文就远离偏头痛困扰这一话题提出4个非药物干预的小技巧。若您身边有被偏头痛困扰的朋友,还请您将这篇文章分享给她。
关注我,每天向您分享最权威的健康生活小知识。
缓解偏头痛的技巧
1.热水泡脚泡手
在偏头痛发作时,可将手脚浸泡在可耐受的热水中,热水的热量会促使手部及其下肢血管开放,相应地减少脑部的血液供应。但是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20分钟左右,切勿超过30分钟,以防止“继发效应”的出现。

继发效应是人体避免长时间用冷或用热对组织的造成损伤而引起的防御反应,也即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的时间,会产生与生理效应相反作用的现象,如热敷可以扩张血管,但是超过30分钟,反而会使血管收缩。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冷热敷降温,消肿等同样需要警惕继发效应的存在!
2.冰袋冷敷
其原理与热水泡手泡脚一样,其目的在于使头部血管收缩,减少脑部的血液供应,从而缓解偏头痛症状,自然要警惕继发效应的存在。
3.音乐疗法
音乐治疗是以多门学科交叉应用、涉及范围广泛、综合性强的学科,音乐治疗是在音乐的参与下借助其他方式相互配合进行治疗并发挥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其机制在生理上表现为每种音乐都有自己独特的频率、声压等,这种频率、声压能够使机体内部组织细胞发生良好的共振,使人体的生理状态发生有益的变化,如提高组织兴奋性、减轻疼痛等。
在物理上表现为声音是一种具有能量的振动,当把音乐存在的能量通过某种方式作用于人体时,可让人体的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的物理现象,还可以使得颅腔、胸腔或者某一个组织产生共同的振动,这种因为声波而引起的共振现象,甚至会对人的脑电波、心率和呼吸节奏等有着直接的影响。
音乐疗法的形式可分为感受式治疗,也即选取适合个体症状的曲目,在音乐的作用下,通过患者机体的调节,产生有利的偏头痛治疗作用;参与式治疗,也即参与演唱或表演音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调节情绪,锻炼心肺等内脏功能,针对性改善偏头痛症状。
4.梳摩痛点
将双手10个指尖放在头部最痛的地方,像梳头那样进行轻度的快速按摩。每次梳摩100个来回,每天早、中、晚饭前各做1次,便可达到止痛目的。
若上述技巧还是不能缓解偏头痛症状,或者偏头痛发作频繁,每个月疼痛至少有2~4次以上,就要考虑进行预防性用药。一般包括抗抑郁、抗焦虑、抗癫痫、调节神经递质类的药物,具体用药可咨询专科医生,请务必遵医嘱用药。
除了这些,您是否还有其他缓解偏头痛小妙招,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