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付出了毕生心血的娃哈哈,全都是宗庆后一手带出来的,娃哈哈纯净水、AD钙奶、营养快线、爽歪歪等饮料爆品,在全国任何一家超市或小卖部的货架上都少不了位子。
但这些基本都是10年前推出的产品,近10年来的娃哈哈,越来越远离年轻人。
反倒是宗庆后2017年同马云的那场“五新”骂战,给公众留下了固守陈规的刻板记忆,一同坠落的是娃哈哈一年不如一年的销量。
为了“下一个娃哈哈”,宗庆后开展了一系列多元化操作,如保健品平台康有利、气泡水生气啵啵、还布局配方奶粉、进军奶茶店。

甚至,连食品毫不沾边的日化用品,娃哈哈都开始涉足,远远超出常人的想象,只是这些跨界,几乎都一个个泯然众人,很少为外界知晓。
病急乱投医的娃哈哈,没有败给对手,而是输给了自己。
四
都说创业容易,守业难。
十年前,宗氏父女一同接受电视采访,主持人问了一个十分刁钻的问题:娃哈哈减去宗庆后等于什么?
当时宗馥莉没有丝毫犹豫,直截了当地说:等于零!

可现在,这个问题一定有了不一样的回答,可答案却无法令人满意,甚至包括宗庆后自己。
娃哈哈能走到今天,可谓是成也宗庆后,败也宗庆后。
中国民族企业接班人的传承,从老干妈、双汇,再到名震天下的华西村,“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如今正在考验这个中国前首富。
美国布鲁克林家族企业研究院对全球知名企业的研究发现:约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三代,只有3%在第四代及以后还在经营。
而在中国,这类问题更加明显,最常见的家族企业史就是这样:第一代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第二代固本守旧,艰难维持;再下一代坐吃山空,家道中落。中国家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4年,刚好同创始人的工作年限相当。
企业经营的路子很长,但紧要处往往就那么几步,走对了满盘皆活,走错了彻底崩盘;向前一步是光明,退后一步是黄昏;关键处行差还是走对,靠的,就是企业家的战略思考和把握。
强如娃哈哈,也必须当心,试错的成本相当昂贵,每一次都可能引火烧身,却不是每一次都能死里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