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就在2017年中国风电新增项目平均单机功率也仅2.0MW。
正是风机大型化提升了风能发电的效率,使得单位KW风机成本快速下降。
在国外,维斯塔斯的平均出货价格已经由2010年的1558美元/千瓦时降至2020年的791美元/每千瓦时,降幅达97%。
而国内,近日中广核新能源云南基地两个项目风机价格开标,最低开出了1950元/KW和1880元/KW的历史新低。而此次风机价格大幅下跌的原因就在于其提供的陆上单机容量达到6.7MW,叶轮直径突破191m,直逼海上风机。
中泰证券研报显示,若发电厂年利用小时数在2800小时,风机招标价格为3000元/KW,风电场IRR(内部收益率)为11.95%。
当风机价格下降到2000元/KW时,标杆电价下,即使仅有2000小时的年发电时间,风电站运营IRR也高达18.30%,在2800小时的情况下达到30.86%,在3400小时的最有利条件下,飙升至43.88%。
相信未来国产风机单机容量提升潜质较高,降本空间仍存。长期来看,风电有望复制光伏大幅降本后带来的需求高增的路径。
政策叠加利好,风机市场空间打开
还有一点要指出的是,对于市场空间而言,风电近期也迎来重大利好催化。
9月10日,第四届风能开发企业领导人座谈会,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表示,下一步将在“三北”地区着力提升外送和就地消纳能力,优化风电基地化、规范化开发;在西南地区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基地开发;在中东南地区重点推进风电就地就近开发,特别在广大农村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计划”;在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实现近海规模化开发,远海示范化开发。
同时,在风能资源优质地区有序实施老旧风电场升级改造,提升风能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风电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