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如何获得优势?
据不完全统计,在众多物联网平台中,15%主要从事SaaS云服务,80%专注于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另外5%是近年新入局的面向硬件的设备,重点关注在私有化部署平台上,强调功能的完备性。
没有错,这是物联网场景需求碎片化的行业特性决定的。场景类别可分为智能家居(消费物联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和智慧城市。说到智慧城市,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在传统行业中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几乎是与“物联网”的概念同时提出的。信息产业部于1999年开始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制度,并制定下发《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2010年前后由小米带动的一波智能硬件浪潮,将物联网平台的概念推到了风口浪尖。浪潮逐渐平息后,智能硬件的市场格局逐渐清晰,小米、阿里巴巴、移动壹网等平台应运而生。2017年11月,随着工信部工业互联网白皮书的出台,国内物联网平台在工业制造场景中大行其道,每年都有高标准的工业APP等竞赛活动年。到2019年,物联网操作系统的概念不断被提出,IOTOS、Appushi、HeliumKrypton、指令集等,支持本土化的通用物联网平台成为当下的热点。
然而,“拿锤子找钉子”是物联网平台厂商一直面临的尴尬。更多的流量思维和圈层用户;设备远程监控、农业大棚监控等B端小场景往往规模小、数量难聚,需要定制但客户不愿意付费,平台变得鸡肋。弃之可惜,附加值低,更多是结合硬件卖设备,送服务。
高附加值的B端中大型场景或政府、集团业务,如智慧楼宇、智慧园区、智慧能源、智慧校园等自然成为众多物联网平台的“宠儿”制造商,即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属于信息系统采集领域,客户为集成商或甲方,从事工程招标工作。
如今,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已经成为智慧城市物联网平台落地的关键。集成项目很少直接使用平台连接硬件传感设备,也很少使用窄带无线传输,一般不会选择厂商云端的物联网SaaS平台。“子系统”、“本地部署”、“有线网络”似乎是集成项目的高频词。
这里是业主甲方的考虑,也涉及到市场教育的过程。随着5G和云计算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可能会逐渐接受云端部署和全无线传输,物联网平台将逐渐成为标配。然而,在集成项目中,“子系统”只会越来越多地取代“设备”、“传感器”和“智能硬件”成为物联网平台的主要接入对象!
楼宇场景子系统包括电梯、消防、门禁、BA、动圈、停车、照明、广播、巡更等;工厂场景子系统包括WMS、AGV,甚至ERP、APS等,这些子系统在国内外都有多年的专业厂商,如电梯的OTIS、三菱;大石用于访问控制;霍尼韦尔和西门子的文学学士;AGV新松、昆川;无论是建筑还是行业,一个子系统都是一个独立的产品。其本质是将底层设备、传感器等具有特定功能逻辑的机电设备或数据结合起来,将软硬件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单一的操作系统来解决特定的问题。有问题的产品。简单来说,子系统向下集成到底层,用于向上集成。这也符合成熟市场的产品和商业逻辑,不可能随着物联网平台的到来简单地打破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