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3款不起眼“小众酒”,明明是纯酿酿造,却被当成劣质酒
这款酒最早出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由出身中医世家的周绍臣,在中草药制曲秘方基础上酿造的。

酒液:微黄色,清澈透明,酒体醇厚;
酒香:香味飘逸,除了酱香,仔细闻还有花果的蜜香;
入口:细腻,不刺激不辣嗓,回味时间久。
像这样2款白酒,在秋冬应该怎么喝呢?
那当然是“一杯温酒最养生”了。
把白酒放入热水中加热至20—30度左右,不仅可以把酒中对人体有害的甲醇和乙醛挥发掉,喝起来还温暖一些,不会冻伤身体。但要注意不能过量。

凌冽寒风在外,屋内喝一杯温酒,也别有一番风味。
但也不能盲目创新喝白酒,就像很多民间的泡酒方法,很多都不靠谱,笔者整理了一些,看看有没有你们熟悉的。
三、民间的泡酒种类,看完脑洞大开

1、蛇胆、蜈蚣泡酒,在民间比较常见,这些生物毒性大,不建议使用这种方法;
2、人参、鹿茸等药物泡酒,现在想要找到这些药材,恐怕要花大价钱了;
3、蚂蚁泡酒,蚂蚁有很多种,毒性成分也不一样,最好不要自行泡制;
4、鱼胆泡酒,很多鱼类是有毒性的,也不会被酒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