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到这些用户的目的是什么呢?简言之,用免费的餐食、体验等换得他们的好评,以将店铺包装得评分更高、赢得市场青睐。
“清吧,提供双人套餐,写好评”“到店拍照,佣金50”……在陈海展示的一些群聊内容中,营销方言简意赅地发布出一条条“任务”。若有意参加,则要进一步上报账号名、真实姓名、电话,甚至点评网诚信分等。以餐饮类为例,商家大多会给出一份双人餐,方便用户带各自朋友体验,人均价位多在100至200元。
吃了免费的饭菜,是否要给好评?答案是肯定的。据陈海观察,“免费招待”的方式也在不断演变。“最早只要人过去就行,当场免费吃。后来发现总有吃白食的,吃完也不写点评,就想别的办法。需要用户先正常消费,写完好评后商家做退单处理,相当于给报销费用。但退单多了,可能会让平台怀疑是商家请人刷单。现在的做法是先消费、写好评,再由营销公司来报销。要是赶上月底、过年,可能得好几天甚至一个月才能拿回来钱。”
不仅是营销公司,2019年底升为Lv8的方小萍介绍,自己和不少玩点评网年头长的用户相识已久,“很多人身上都有些资源,有的人就会私下组织一些活动。”
例如,直接和店铺老板去谈,一场活动支付多少费用,可以帮忙组织多少位什么等级以上的用户参加。“来的人就是接活儿,我们称之为‘置换’,用点评去置换商家的体验套餐。”方小萍称,此时发布任务一方往往会有具体的要求,比如“百字九图”“五星好评”等等。或者根据当时平台的一些规则,在环境、服务、菜品评分上相应做一点删减,让整体评价看上去更真实、合理化。
“戏码”做足
无痕刷评难监管
而无论营销公司还是个人,这些私下组织,以“免费”手段置换好评的活动,均不被大众点评官方所允许,平台对此也有较为严厉的监管。
据了解,2019年4月大众点评正式启动“清风行动”,通过全网动态排查、研判,更新筛选虚假点评的算法,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价规则。今年6月3日,大众点评发布“清风行动”前5月治理结果。处罚“刷好评”用户账号5万个,处罚“刷单”“刷评”商户1万余家,协同执法机关打击29个非法刷单网络灰黑产团伙。
“我知道有商家私下找运营拉的群,甚至写好评时还需要参照模板,因为担心被封号,没有参加过。”刘艺南称,能感受到平台监管相对严格,自己的账号比较珍贵,即便有时心动,却不敢尝试违规行为。“不然以后养个小号,再考虑做这些薅羊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