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苏州稻香村,从整体看,近年来我国月饼市场处在温和上涨的状态。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月饼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1年,糕点月饼生产行业运行平稳有序,稳中有增。报告认为,今年中秋节在9月21日,距离国庆节仅10天,得益于各线上平台有步骤地进行线上节日氛围营造和带动,良好的中秋消费氛围可以预期。
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也显示,我国月饼销售额从2015年的131.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05.2亿元,呈现上升趋势。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国民对传统节日重视提高,走亲访友的需求将继续复苏,将推动市场持续扩大,预计今年月饼销售规模将达218亿元。
在刘志勇看来,月饼市场销量逐年增长,得益于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以苏州稻香村集团为例,目前公司有固定合作的原料供应商,自建的馅料厂、印务厂、仓储物流中心,具备较强的原材料供应、产品包装能力以及产能、设备的行业优势。
“目前苏州稻香村集团已在江苏、北京、山东、辽宁、四川等地建有10个现代化生产中心,其中8个工厂可以生产月饼,有6家工厂具备出口资质,能够满足地方就近配货需求。”刘志勇说。
虽然月饼市场总体被看好,但并非每个品牌都能分享红利。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今年月饼市场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品牌集中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老字号等一线头部品牌市场表现依然稳健,而另一部分品牌却在市场竞争中慢慢掉队。比如前些年大行其道的一些酒店品牌月饼,如今却遭遇“需求不多”的窘境。
此外,相对于价格,如今消费者更青睐月饼的口味和品质。根据《2021年中国月饼行业发展趋势》报告,传统产品、传统口味仍是主流,具有时尚原料、中西结合的月饼产品,将成为消费市场的持续增长热点。对于以往以价格为竞争力的月饼小厂,日子则不太好过。
在北京华联生活超市欧陆时尚购物中心店,各式各样的月饼被摆放在超市进门的显眼位置。记者看到,这些月饼多集中在苏州稻香村、锦华、美心等头部品牌,散装月饼大多为“小个头”月饼,月饼礼盒普遍在200元到400元不等,价格比较亲民,天价月饼难觅踪影。
“月饼市场橄榄型价格体系格局不变,中等价位产品仍是主打产品。”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帅认为,近期全国各地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多点散发状态,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疫情防控不容松懈,今年的中秋市场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预计今年中秋月饼市场将继续呈现出主销售期启动晚、销售期短、短期量大等特点。
新老口味各领风骚
虽然销量尚可,但老字号们也有自己的烦恼,其中一个瓶颈就是招工难。眼下正是中秋月饼生产季,苏州稻香村集团却仍面临着百人规模的用工缺口。
“往年生产高峰用人需求能达到2000人。今年到目前,北京工厂的工人有1200人左右,仍存在300人到500人的缺口。由于生产工人流动性很大,公司一直在招聘,近年来人工成本也有10%左右的上涨。”翟嘉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