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最深的荷花礼赞,是清初画家八大山人的画作《河上花图卷》和题在画上的这首《河上花歌》。
弱冠,国破家亡,逃禅出家。半百后,疯癫还俗,沦落街市,作画乞食,任人驱遣。经历了太多的人生苦难,八大山人选择了浸淫艺术。他的花鸟,静谧空明,幽深淡远,远离尘喧,最为独特的是那些独立不羁的形象,冷漠倔强横眉冷对大千世界,让人们直面其坎坷悲凉的人生。然而,在他的《河上花图卷》和《河上花歌》中,我们看到了另一个八大山人。
这一年,八大山人72岁,这位进入全盛时期的艺术家,在1292厘米的长卷上酣畅淋漓地挥洒着生命最后的绚丽。
八大山人画荷的精品存世多种,大都是一花片叶,大片留白,《河上花图卷》却是风起云涌,气象万千,墨色华滋满乾坤。流水潺潺,奇葩盛开,或颔首低眉,或挺拔直立,或一枝怒放,或团簇竞开。不受空间限制的千姿百态,动态透视,咫尺千里,有桃李之灿然,有兰芷之清媚,有杨柳之飘摇,有竹芦之萧疏,轰然的交响令人血脉偾张。
题画诗《河上花歌》,洋洋洒洒数百言,语意、语态、语气、语势,活脱李白的《将进酒》。八大山人是圣者,圣者也有崇拜。写诗他崇拜李太白,李太白是诗仙。“太白对予言:博望侯,天般大。叶如梭,在天外……团圞八月吴兼会,河上仙人正图画。”此时的八大山人,似有诗仙附体。画家于恍惚中默会迷离之象,彻悟“无相”“莲花”,淋漓酣畅,不拘一格,由表及里,超形入神。心与万物相接相谋,与自然达于浑融,韵律独特却浑然天成。画家赋予了荷花生命的热烈,荷花赋予了画家生命的强劲。
荷花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拟人的生动。人们对荷花的喜爱,深入灵魂。荷花的美是实在的,它的根、茎、叶、花、果,都是人类最早的食物;荷花的美是干净的,它天生自洁,无欲无求;荷花的美是正直的、大气的,对丑恶不屑一顾;荷花的美是健康的,妖娆而不病态,永远不会有人唱“人比荷花瘦”。
与其说荷花悠远、清高、幽静、淡泊,不如说它是生命纵情的欢歌!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2日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