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侯老师不但在学习上对我们要求严格,生活上对我们更是无微不至,关爱有加。当时学校条件十分艰苦,特别是寒冷的冬天,教室里没有取暖设备,照明仅靠煤油灯,学校也没有食堂,师生多为走读,每当遇到恶劣天气,特别是晚上,吃饭就成了大问题;教师们的办公室里的唯一的煤火炉就成了留守师生取暖和解决就餐问题的设备,在炉子上烤馒头和红薯,再喝上一杯白开水,同学们就这样自行解决了吃饭问题。

那时,侯老师总是带着家里蒸好的馒头和一些红薯提前来到学校,先是到办公室和教室里查看一下,然后就在煤炉边坐下来,与留守师生边烤馒头、边谈论生活和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或询问一些他关心的事情,有时还吟上几句催人奋进的名言警句,大家开心的笑声时常回荡在办公室里。侯老师的言语不但激发着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还让大家把生活中的困难和烦恼都抛在了九霄云外。
一次晚自习前,他发现外村的几个同学在教室里边看书边啃着馒头,便悄悄走了过去,或许是紧张,也许是不好意思,一位同学手中的馒头“扑腾”一下掉在地上,侯老师走上前捡起掉在地上的馒头,惊讶地问道:“怎么能吃凉馒头呢?这么冷的天气,吃冷的会生病的。”侯老师没等同学们解释,便拉着学生去了办公室。在办公室的火炉旁,老师示意几个学生坐下来,把他从家里带来的馒头拿出来在炉子上边烤边和同学们推心置腹地交谈。原来,一场大雪给这几位外村的学生带来了不便,由于不想耽误上晚自习,中午来上学时带来了馒头,想将就一下,不料被侯老师察觉。侯老师听后沉思片刻,心疼地说:“天气寒冷,道路泥泞,这也不是办法呀!”随后,他掩面长叹一声,难过地走出了办公室。

后来,他想尽一切办法,为同学们解决了生活上的难题,让同学们学习无后顾之忧。侯老师为本村的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任务,他提议大家伸出友谊的双手,热情主动邀请外村同学在家留宿,一是可以解决恶劣天气给同学们带来求学的实际困难,二是可以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培养大家互助友爱的良好习惯。在侯老师的倡议和感召下,村上的同学们热情主动地将外村走读生帮助妥善安排,这样既体现了集体的温暖又给全班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短暂的小学生活已过去多年,但是,那段刻骨铭心的时光却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点。每当想起侯老师陪伴我们的那段幸福日子,都会让我思绪万千、感动不已。他老人家金子般的言语,深深烙在我的脑海里,至今仍指引着我工作和生活的方向,激励我踏实地走好人生的道路。
(文中书法作者:中国书协会员韩宁宁)
编辑:朱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