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身边的人都开始自顾不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过,都有自己的困难要扛。
没有人再去关心你情绪的好坏,也越来越少人会问你过得怎么样。
原来,人到中年,没有人会为自己撑伞,自己才是自己的屋檐,
叔本华曾说:“人生实苦。”
人到最后,便不再指望别人的理解,我们只能做自己的摆渡人。
我们不曾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却再也不把指望放在别人的身上。
生活的苦与乐,人间的冷与暖,学会一个人独自慢慢品味。
正如作家余秋雨在《借我一生》里写的那样: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生选择。”
别人的私事,你别管
生有四大多管闲事:扶烂泥,雕朽木,翻咸鱼,烫死猪。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认知不同,三观也不尽相同。
强加自己的理论到别人的身上,自以为很聪明,站在高人一等的地方指指点点。
不但惹人烦,有时候也会给自己招惹很多麻烦。
郑板桥在《赠君谋父子》中写道:
“多读古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
世上多的是无关紧要的人和事,与其被琐事扰得焦虑、烦忧、气恼、悲愁,不如开阔眼界、修养身心。
不管闲事的人,心中总比别人更多一分春意。
记住:不插手他人的生活,不指点别人的私事,是成年人最高级的自律。
曾经有人请教会海大师如何修行。
大师说:“饿了吃饭,困了睡觉。”
那人又问:“这么说,所有人都跟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