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很多东西,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
好的感情,如一朵莲花,值得欣赏,但是不能触碰,更不能摘下来。
亚里士多德说过:“聪明人并不一味追求快乐,而是竭力避免不愉快。”
人情往来,本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如果你过分热情,那就难免会产生不愉快。
想要找到三观一致的人很难,但是能够不远不近欣赏的人,很多。
因此说,懂得保持距离,就是一种聪明。

02
家人相处,要互相兼容,不要彼此束缚。
看过这样一句话:“再华丽的旗袍里,也有虱子。”
家是一个祥和的地方,但免不了有内耗。很多时候,彼此不理解,不能有效地帮忙,会导致心寒;不同的生活习惯,会让人无法适应。
知乎上,有人问:情侣三观不合,是什么体验?
有人回答,挺难受的。他总是偏激,永远说不到你的心坎。他只顾自己开心,欣赏某个人某件事,你一直要把他当成主角。
你的悲伤,他只是象征性地安慰几句,明显是敷衍。磨合了很久,仍旧如此,因此,只能收敛自己,然后放手。
最好,找一个聊得来的人。
每个人都在追求“做自己”。但是无法真正“做自己”,因为你总得回家,要迁就家人。不管是爱人,还是孩子、父母、兄妹,虽然血脉相连,但是参差不齐。
柏拉图说过:“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你连理解家人的耐心都没有,又凭什么去奋斗?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很久,有了执念,才有未来。
在家庭里,我们要学会“理解和宽容”,总要有人做“棉花”。然后,爱而不溺,相对自由。
03
亲戚相处,要礼尚往来,不要斤斤计较。
《菜根谭》有言:“以幻境言,无论功名富贵,即肢体亦属委形;以真境言,无论父母兄弟,即万物皆吾一体。”
从外表来看,一个人的财富、地位、权力都是变化着的;从境界上来说,骨肉之情是融为一体的,都是“我”。
亲戚是与生俱来的,虽然你不愿意交往,但是不能随意掐断。
即便现在的人,很少去走亲戚了,但是逢年过节,总是要见面的,一些红白喜事上,要坐着聊聊天,喝杯酒。
因此,给红包,送礼物,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样的观念,根深蒂固。总有人以为,你给我一百,我就回敬你一百,这样才是对等的“情”。
事实上,你放大自己的格局,就会明白,亲戚都是“我”,公平不公平,都是——茶壶里煮饺子,烂在壶里。
聪明的人,不计较小事,不为礼尚往来而困惑,他只是按照自己的经济实力去走亲戚,而不是期待亲戚给予自己什么样子的回报。

04
朋友相处,要互帮互助,不要越俎代庖。
在明朝作家冯梦龙的笔下,有一个叫张远的男人,他有一个朋友叫阮三。
阮三爱上了陈太尉家的女儿玉兰,茶饭不思,日渐消瘦。
张远说:“小弟身上有个计策,与你成就此事。”
为了促成一段姻缘,张远拿着银子,去了尼姑庵,并让女尼以布施为借口,混入了陈太尉家,约了玉兰去尼姑庵吃斋饭。
另一边,阮三早早在尼姑庵等候。
牵线搭桥的事情做成了,但是阮三久病未愈,加上急急忙忙走了很远的路,就一病不起了。
事情的结局有些意外,张远百口莫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