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过两句耐人寻味的对白。
有人问:“青春痘长在哪里,不担忧。”
有人回答:“长在别人脸上,不担忧。”
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希望祸事是别人的,和自己无关。
可现实生活,和理想有很大的差距,并且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不能只想着好处。要是不择手段地“趋利避害”,就会陷入贪得无厌的圈套。
欧阳询说过:“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
任何时候,做到防微杜渐,从一件事里,打开一个小小的缺口,就能够运筹帷幄了。不要等事情,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才想起要补救。
因此,聪明的人,懂得以下几种避祸方法,牵着“祸事”的鼻子走,化被动为主动。
02
第一,未雨绸缪,避免灾祸。
《吕氏春秋》里有这样记载:三月,天子对管理水利的官员说:“要应对雨水降临,要观察地下水的变化,巡查护城河,修理堤坝。”
四月,天子穿着粗布衣,到郊野巡查,要鼓励大家种地,不要错过农时。农民不可以在城里过安逸的生活。五月,天子祈祷,五谷丰登。
六月,天子安排,不能伐木,再一次巡查水坝。不允许发动战争。
从一系列的安排,我们不难发现,能兴旺的朝代,天子是很勤劳的。大到战争和政令,小到树林和稻田管理,都要亲自过问。
同时,天子也鼓励读书。比方说,神农以悉诸为老师,黄帝以大挠为老师,尧帝以子州支父为老师。
只要一个人把事情都安排妥当了,那么他出门的时候,是穿着破布衣,回家的时候,就是新棉衣了。
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观察,尽量避免亡羊补牢、屋漏又逢连夜雨的情况发生。及时修补房屋、努力读书、观察周边的情况,也就能够避祸了。
03
第二,修身行善,积累福气。
《了凡四训》里说:“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周文王在位第八年的时候,有一段时间,连续生病五天。当时,还发生了地震。文武百官都很着急,说:“赶紧把灾祸转移出去。请群众来修城墙吧。”
周文王说:“昌也请改行重善以移之,其可以免乎。”
他打算用更多的善行来转移灾祸。于是,修改了礼仪和规矩,整顿了政令、货币,更加礼贤下士,确定了大臣们的等级、收入、封地。过一段时间,天下太平。周文王在位五十一年,得到了群众的拥戴。
古人认为,厚德载物;现在的人认为,船大好冲浪。
当你努力做善事的时候,周围的人就会来投靠你、帮助你,从而你的人生,形成了铜墙铁壁,就算有灾祸来了,也无法靠近你。
比方说,有人造谣,诬赖你做了坏事,但是你身边的人,对你深信不疑,帮助你辩解,事情很快就会平息下去。
道德素质越高,你身边的好人越多,福气自然会涨上来。
04
第三,结交君子,小人远离。
正确的交友方式,就是“亲君子,远小人”。
认真想一想,很多的灾祸,是小人带来的,并不是空穴来风。比方说,你和小偷在一起吃吃喝喝,你就很可能成为他们的合伙人;你和打牌的人混,你也是打牌的人;你喜欢喝酒,就会遇到酒友,常常喝醉。
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祸事,都是早有预兆的,只是你没有注意到而已。
《新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梁国人很勤劳,种的瓜又大又甜。住在不远处的楚国人,非常懒惰,种的瓜很小,于是心怀仇恨,损毁了梁国人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