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似乎大部分人,都无时无刻不处在备战状态:要跟上同龄人的步调,要获得老师和朋友的喜欢,要在适当年纪做适当的事。
人人都忙碌着,从人生的这一站,赶往下一站,紧绷、焦虑、步履不停。偶尔松弛下来,甚会有浪费时间的负罪感。
人人都抬着头,仰望心中的“太阳”,却忘了感受拂面松风,欣赏草木枯荣。人生之悲哀莫过于此。
因此,对普通人来说,不被枷锁裹挟的“松弛感”,最难能可贵。
那么,到底什么是“松弛感”?是豁达,是从容,是躺平,还是摆烂?
对此,我们用长篇大论来分析,但同样用一生来追寻“平静”与“松弛”的古人,早已诗词之中写尽。
读之,也许无法让人彻底放松,但如清风拂面,能微微松开你心中紧绷的琴弦:
松弛感,是山风明月,尽在眼前:
出门一笑无拘碍,云在西湖月在天。(成廷圭)
草木枯荣归万象,人生皆在转轮中。(唐伯虎)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释绍昙)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魏学洢)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
松弛感,是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
别人笑我太痴颠,我笑他人看不穿。(唐寅)
身觉浮云无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白居易)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