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乘客你们好,前方即将到达武威站,请需要下车的乘客做好准备。”我拖着行李走下站台,一眼就看到了来接我的叔叔,他又苍老了许多。“七年不见,叔,你又老了很多。”“大侄子,你倒是越来越帅了,真的舍得来帮我治沙?我听说农科院给你的工资可是相当高的。”“叔,人啊,总要走自己的路。”我看中这熟悉又陌生的武威站,心里五味杂陈。当年高考后我去了农业大学,在校期间研究的沙漠果树种植项目获得了创新创业大奖,保研后在这个领域又有了不小的收获,学校邀请我留校,农科院向我抛出橄榄枝,可是我依旧记得当初那句“我这一代可能见不到了,但是你们这一代一定见得到。”我谢绝了所有邀请,决定前往北方,完成叔叔的愿望,叔叔和他朋友扎根这片沙漠近二十年,梭梭林从一里到现在的近千里,我一定要完成他们的夙愿。
再次来到基地,基地已经扩大了近千倍,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治沙这个大业上,我和叔叔他们说出了自己的构想,他们表示大力支持。一转眼,又是十年过去,沙漠果树已经成为了全国示范的产业园区,苹果远销海外,我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只是有些人再也看不到了,我在当年叔叔他们起点的地方建了一个纪念馆,纪念在这片沙漠治理中奉献出自己青春的所有人。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两鬓已渐白,可是我才三十九啊,想了一下叔叔当年也是这个年纪就两鬓渐白。
我回头对后排的叔叔说“有生之年,你不是见到这片沙漠变成绿洲了吗。”叔叔已经满头银丝“对啊,还是你行啊。”没有这么多治沙人的世代努力,哪来的如今绿洲,我们追求的,都埋藏在这绝美的绿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