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水似柔却刚,中国人喜欢内刚外柔,内方外圆,心中有原则,而且十分坚定,表现出来的,却是相当随和,好像怎么样都可以。中华民族看似软弱,有时还带点懦弱怕事的味道,但是几经外侮,却能够显现坚强无比的不可征服性。我们敬天、事天、顺天,有时候也会大骂老天爷不长眼睛。
32、人只有替自己做事才会效率很高的,替别人做事才会拖拖拉拉。组织如果能把团体弄得象一个人一样,效率就高了。
33、有智慧没知识容易陷入空想,一事无成。有知识没智慧,就不要埋怨被人当做工具使用,用毕即弃。要善用智慧来运用知识,以求合理的表现。
34、使人敬畏,全在自立自强,不在装模做样。
35、管 理由观念开始,有什么样的管理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管理行为。有什么样的管理行为,也就产生什么样的管理关系。同样有什么样的管理关系,就会产生什么样 的管理效果。观念、行为、关系和效果四者,构成周而复始的循环系统。因为什么样的管理效果,必然反过来加强或修正什么样的管理观念。
36、人生总是有许多“没想到”,终究是想不到。
37、满脑子只有钱的人,一辈子赚不到钱。
38、中国式管理不强调“能力本位”,就是“不责于人”的表现。“做得不好便换人”,徒然令闻者心寒,有什么实际的好处?明智的老板,能换到让部属不觉得没有面子,不至引起反弹和反感。换就是,说这么多干吗?
孙子又说:“择人而任势。”依照不同的部属,创造不同的“心势”,当然无人不可用,也无人不乐为之用。古人常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现在更是如此,因为观念大多不正确、脑筋大多不清楚了。
择人任势的要领,也不外乎推、拖、拉的运用。看人说话,因人而异,逐渐形成兵法中的“权谋派”,孙子、吴子都是代表人物。
39、成果管理好不好?标准答案是三个字:很难讲。你说他好,人家觉得很奇怪,“这是什么好?这就是不择手段。”;你如果说他不好,他就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搞了半天没有成果,那不是白搞了。
40、组织的必要是因为个人能力有限,组织的目的就是要团结一致,是为了合理分工;当你自己可以全盘控制的时候,你就不需要增加层级。
41、向上级请示应注意:1、不要凡事都请示;2、要把自己的意见先说出来;3、详细真实的反馈现场的状况;4、不能把责任推给上司。
42、管人不如理人,理人不如安人;安人须先修己,修己必须正心诚意。一个人的福气决定你的成败,一个人的德行决定你的终身!
43、做功臣的安身之道是:要充分的尊重你的上司,使他安心的授权给你。但是,你也一定不要对外部讲:我是被授权的,只要你对外部说出你是被授权的,领导非收回去权力不可。
44、人是一个公司兴衰成败的关键。每一个人不管处在哪一个岗位,都会向上、向下、向左、向右产生影响。人不在于职位的高低,不在于从事什么行业,而在于讲话有没有人听,在于大家是否都愿意和你在一起,和你互动。
45、老总应该做的两件事情是:第一件就是要弄一个很舒服的工作环境,这是干部做不到的,老总把工作环境弄好,让每一个人进来都很想做事。否则,大家来到公司一看很不舒服,就开始想,算了,反正就那么回事,混一天算了。第二件事情是要塑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气氛。
46、管理人员应该具有开阔的胸襟和广泛的安全感,深深了解自己比一般人更能忍受挫折,才会更理智、更客观地处理问题。
47、了解自己,是管理他人的先决条件。自知之明,是管理者应有的修养之一。管理人员应该具有开阔的胸襟和广泛的安全感,深深了解自己比一般人更能忍受挫折,才会更理智、更客观地处理问题。
48、中国人最拿手的叫做权宜应变,最有智慧的就是随机应变,因此在环境变动的时候,中国人也往往最有办法适应。环境在变,你也非变不可,但是不能乱变。什么叫做乱变?投机取巧就叫做乱变。
49、中国主管,喜欢用不接受干部的建议,来试试看他到底有几分把握。一反对他就放弃,证明他对自己的建议根本没有把握。再反对也没有用,表示这个人很难商量,不容易配合,人和方面一定不好。主管反对到合理的地步,干部也坚持到合理的地步,正是“中庸之道”,叫做合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