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前两个需求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无法逃避,都需要吃喝住行和安全的保障,心里才不会滋生恐惧感。但后三个需求那就复杂了,因为每个人诉求的东西不一样。在现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意识下,大多数人可能都是为了权名利这些东西在奋斗,包括现在媒体传播的各种层面的内容里,都在强调权名利的重要性,当然追求权名利不是错,但如果我们为了得到权名利,而失去自身那些高贵的品质。你真正能从权名利上得到幸福的生活吗?看看我们现在不断攀升的离婚率,就能明白无知地追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因此,我们想要确定一样东西对自己是否有用,就必须首先明确这样东西是不是自己真正需求的东西。正像叔本华所说的那样:“只依据一个人能得到多少东西,而不根据这些东西能否给自身带来幸福,来衡量自身的真正需求”。那就相当于没有味觉的人吃东西,吃饭对于他来讲就只是为了填饱肚子。
正因为如此,叔本华讽刺地说到:“我们如果考虑到人们无知的需求之物是如此之多,就不难理解,人类为什么会把幸福寄托在获取物质需求之上了,我们更不会惊讶到在大多数人心中,金钱为何会比世上其它的东西会更为尊贵,为何金钱会占有极为荣耀的位置,我们也不会对有些人把追求金钱当成生命中惟一的目标、并且把其他不属财富的高贵品质——如善心、爱心、同情之心等,推至到一边或抛弃到生活之外而感到惊奇了。”
叔本华说:“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
是啊!善心和爱心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它也不能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直接起到遮风挡雨的功效,也不能解决我们的衣食住行问题,更不能保证我们的安全,更不能治疗我们的疾病。如果在我们的生命中仅仅是要达到物质上的满求,就能让我们生活在幸福之中,那么善心和爱心到如今,存在似乎真的就没有必要了。
但是,我们真正审视过我们自己的生活吗?我们拥有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或者说,我们“当下”除了物质还需要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就像前面故事里的小伙子一样,在没有对自己进行认真地审视之前,就会轻率地决定我们需要什么或者我们要舍弃什么,或者因为物质上的得与失而高兴或悲伤。
现如今在大多数人心中的痛苦,都是因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意识下,无法得到意欲上的满足而滋生出来的痛苦,物欲使我们的人生迷失了方向,在物欲的驱使下,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安定,失去更多的是能给彼此之间带来无限幸福的善之心、爱之心、良知和同情之心的精神力量。
我们的先人们用了几十万年的时间,才给人身上附加上了一些可怜的道德品质,才把我们和动物在本质上区别分解出来。但现如今我们反观社会的种种现象,却因一些可怜的物质需求,就要把能给我们带来幸福的道德行为、践踏到金钱的脚下。这是何种的愚蠢行为,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审视一下这种社会意识价值吗?我们过份地去追求物质上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真正能给我们带来幸福的生活吗?
如果我们的社会主体意识都失去了善心、爱心、良知和同情之心的精神力量,那我们拥有再多的财富、高科技产品、科学家、工程师、高级律师等,他们对我们追求幸福生活又有何用?也许这些所谓的高精尖的产品和高级人才所剩下的功能,就只能是给我们的生活创造更多的矛盾、冲突和混乱或战争了,然后不幸的事情常常在我身边发生,从而让我们生活在恐惧和悲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