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回来的白酒,啤酒不贵重。和村口发的烟一样,大家照旧称赞。为了满足老人们的心思,我每次尽量买不一样的酒,白酒那几个大牌下面的平价品换着来,啤酒国内国外的牌子一股脑上。不说别的,老人们光是看酒品,啧啧感慨就能花上大半天。
带来的肉食拌好上桌,小碳炉子点好涮羊肉片,外面菜园子里的蔬菜嫩灵灵水乎乎地洗好一大盆,不用炒,生吃、涮菜,香。
吃饭喝酒是漫长的,你想吃快老人们不允许。自中午回来到傍晚离开,除了上厕所不下炕。老人们不让你喝酒,永远对规则律法保持着敬畏的他们也知道酒驾害人害己,哪怕回村的路上很少有车,很少见人,甚至以前满村跑的猫狗都不见一条。
农村老人喝酒,其实只喝白酒,啤酒是当饮料醒白酒的。他们喝白酒极慢,如果外人看到,会以为他们在“吃”。在老家,喝酒原本就叫作“吃酒”,酒进口,明明是液体,唇齿却摆出了咀嚼的动作,舌尖儿感受着辛辣,嗓子品味着酸甜,咽下肚,舒坦。

老人们胃口浅,有了酒,肉退居次位。下酒物,下酒物,物在酒后。我和他们聊天的方式属于问答,我问一些村里人的近况,他们抢着告诉我,他们问我在城里人的老家人的生活咋说,我回答他们。问答差不多了,也不会冷场,老人们会说起我的、我父亲儿时的趣事,说起我从小到大听了无数遍的故事传说,他们说不烦,我听不够。
老人喝酒自己有量,说着的话又把酒气散出,喝不醉。半天的相聚,我到了离开的时候。没什么伤感的,只要你有心,开车一两个小时就能回来。我把车上的烟酒都留下,他们自己分一分。村子里人少了就这点好处,花费不了太多能照顾到每一家。
车子缓缓驶出村庄,老人们站在村口久久不愿回转。我知道,就算看不见我的车,他们还是会站一会儿,说着我的好。在他们眼里心里,好,就是常回来看看。我怎知道?忘了?村里有乡情的电波,能发送得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