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古德云: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难最难披。对于追求真理的人,金山银山在他面前只是一种虚拟的摆设,唯有彻悟本性,断惑证真,方能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至高境界。
1983年,年仅18岁的他看破红尘,放下世俗生活去追求真理,很多人说他没有责任,没有孝心,面对种种舆论和不解,他坦然笑之,背着信念去走一条不寻常路。
孤寂的丛林没有欢声笑语,幽静的寺院显得格外空虚,唯有那庄严肃穆的青灯古佛成为佳伴。在各种曲折面前,是信仰支撑着他向前迈进,他破茧成蝶,用行动证明向佛的路,用智慧点醒迷路的人,用慈悲感化更多人受益。这位“舍小家,爱大家”的佛子就是广州大佛寺方丈耀智法师。
1965年12月4日,耀智法师出生于广东陆丰市甲子镇东方村,俗名叫庄诺,其自幼天资聪慧,善根深厚,深受父母师长疼爱。
1979年,庄诺的父亲在家乡承办了一个农场,农场占地面积很大,有很多空房子,庄诺也随父亲住在农场里面。由于父亲一生热爱武术,最后在农场内开办了一个武术馆。
然而,自武术馆开业后,报名习武的学员很多,庄诺也经常在父亲的武术馆里习武,有专业的武术教练指导,期间他学过搏击、散打和一些传统武术。
1982年的某一天,庄诺和往常一样在父亲的农场里帮忙,突然来了两个出家尼师,其中一个是光祥尼师,另一个则是光莲尼师。两人到访的目的就是想在附近找个地方建设佛堂。在两个尼师的作证下,庄诺的父亲最终同意她们在农场里开办佛堂。
庄诺一开始对出家人并不太了解,他小时候看过武侠小说,总认为出家人的武功都很高超,很希望从两位尼师那里学到更多的武术,可是后来接触到她们的时候,庄诺才发现她们并不会武功。
在庄诺的印象中,他也是第一次见过出家人,因为当时他在老家甲子镇并没有看到佛堂,也看不到出家人,人们大多都是信奉道教,有出家人过来家乡办佛堂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正因为这样的缘故,他的学佛因缘就开始了。
办了佛堂之后,庄诺总是很好奇地来到佛堂转转,带着诸多疑问与尼师交谈什么是佛,正当他越听越有趣的时候,光祥尼师、光莲尼师两人见时机成熟,于是送给他一些佛教书籍带回去阅读。
其中,让庄诺最有感触的是《觉海慈航》、《临终须知》、《弘一大师传》三本佛教书籍,这三本书仿佛打开了他内心的世界,因为他看到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以及弘一大师的出家经历。
庄诺认为,释迦牟尼还没出家时是太子,弘一大师还没出家前是才子,这么伟大的圣人都能放下功名富贵去探索人生,而我又有什么不能?诸多的感悟,诸多的事迹,渐渐地培养了庄诺对佛教的感情。
1983年农历3月29日,对佛学领悟颇深的庄诺萌生脱俗之念,在光祥尼师、光莲尼师的引荐下,一同到广州六榕寺去参见新公上人。到了六榕寺当天晚上,庄诺承蒙新公上人加持,当下请求出家之愿,新公上人亲自为他举行剃度仪式。
由于当时的新公上人已经是65岁的老人,觉得没有太多精力和时间去辅佐庄诺,于是将庄诺托付给自己的弟子光镇法师,光镇法师在厦门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虽说礼拜光镇为师,但庄诺并不认识光镇法师,直到出家两年后才见到光镇法师,最后光镇法师给他取法名为耀智。
耀智法师出家的第二天,师公新公上人就把他送去上海的一个师兄那里,这时的上海佛学院刚刚开办,耀智法师很想报考读书,最后在师公新公上人的帮助下考进上海佛学院。
1985年5月,真禅法师在上海玉佛寺开传戒法会,耀智法师便在师公新公上人的介绍下到玉佛寺受具足戒。由于当时的新公上人跟真禅法师交情很好,耀智法师在圆满学业后被其重用,邀请至上海玉佛寺担任知客一职,主要负责接待海内外佛教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