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今天是鲁迅的生日。
时间永是流逝,人类擅长淡忘。鲁迅,一个光耀千秋的猛士,如果还在世,相信他会一如既往地奋然而前行。
以笔为刀,刺破黑暗,无惧无畏,鲁迅是古往今来真正的勇士。在一个盛世年华的周末,我发自肺腑地说一句:鲁迅先生,祝你生日快乐!
在我的少年时光,喜欢读书,读得更多的便是课本上鲁迅的文字。有痛打落水狗的,有夜晚踢鬼的,有怀念故乡的,有激励年青人的,有悲悯穷困的。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特别喜欢鲁迅这样的文字。
鲁迅的文风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我后来才发现,自己的文字,也在不知不觉中模仿鲁迅,只是浑然不知而已。
鲁迅给了世人慰藉和力量,尤其是勉励年青人。“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无论什么时代,都需要有这样的脊梁和勇士。
然而,当今社会,貌似越来不需要鲁迅了,愤世嫉俗的鲁迅,与娱乐至死和消费主义横行的当下格格不入。
鲁迅的文字,从来就不是让人觉得“愉悦”和“舒服的”,对世俗的批判,对人性的揭露,对人心的愤怒,都直面硬刚。在一个人人都喜欢听好听的时代里,鲁迅的批判文字很不讨喜,陷入迂腐和陈旧的没落之中。
鲁迅惯有的怀疑精神、对权力的批判和深刻的虚无感,很多人不爱听,苦难和苦涩让人郁闷纠结,人生已经很难,又何必庸人自扰呢。
那些沉溺于岁月静好的人,差不多天然就不会喜欢鲁迅。而一个安居乐业的时代里,当政者更不喜欢挑刺和揭丑,歌颂喜闻乐见,批判蛊惑人心。
其实鲁迅早就说过,他不希望自己的话长期有效:“去年说的,今年还适用,恐怕明年也还适用。但我诚恳地希望他不至于适用到十年二十年之后。倘这样,中国可就要完了,虽然我倒可以自慢。”
黑暗的统治时代,鲁迅的文字能够刺痛人心,唤起民族的觉醒和复苏,作用巨大,影响深远。可在海晏河清的天平盛世里,鲁迅的文字就充满内涵和影射,甚至会被质疑给国外势力递刀子,世间的苦难和丑陋最好都深埋。
而事实上,当今社会,仍然需要鲁迅。
那些人性缺点和社会疴疾,每一天都还在活生生地上演。鲁迅的文字和精神,适合每一个时代。
“鲁迅是一种精神品格,民族脊梁,所以每个时代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黑暗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山河无恙,我们需要有科技创新和质疑能力的品格。更需要有面对世纪疫情那般的团结和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