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果子和果子之间擦肩而过时,这梦幻般的美,这原始纯正的滋味,使我们又一次回到童年。远离人群,远离嘈杂,一切便显得无关紧要;亲近氧吧,亲近自然,一切便显得自得怡然。
透明的鸟鸣悠悠传来,采摘园馈赠的万千诱惑里,杏,苹果,桃子,所有不同的果子啊,都是为了让你回味这多情的时光,都是为了让你回味采摘园这道美丽的弧线……

你在采摘园打起帐篷时,农家饭的香气就飘过来了,月亮就升起来了。鱼是水库里的鱼,虾是水库里的虾,鸡,就是白天在果树下跑着的那只,菜也是周家嫂子刚刚在自家菜地里摘的那把。奥,你还想自己下厨,行,给你一把韭菜,择吧;给你一把菜刀,剁吧;给你一盆石磨面粉,和吧;奥,别忘了放上咱们的土猪肉,对,包吧。还想贴饼子?行,咱有非转基因的玉米面。想吃大锅菜?可以,咱有山里捡来的柴禾,咱有自家的豆腐、土豆、粉条、豆角和南瓜……
月亮挂在枝头。微醺的我们,竟说了那么多,说了那么多,说了那么多封闭了太久的心里话。

(二)
最先听到的是粉碎薯块儿的脆响……
霍西庄的红薯是远近闻名的,霍西庄的粉条也是远近闻名的。因为有了一块又一块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旱田,才有了这多粉的红薯;因为有了一代又一代言传身教的嗣承,才有了工艺独特口感筋道的红薯粉条。
深秋一到,沉寂的庄子就红火了。家家户户都在重复着吃力却热烈的动作,家家户户都在收获着耕耘和汗水那丰厚的回报。

过箩、沉淀、晾粉、烫盔、打糊、揉盔、漏粉,一个个娴熟的动作,在庄子的记忆里年年上演。粉条一干,就再也不是粮食,而是家家户户珍藏起来的待客之道,是过年过节、红白喜事餐桌上的珍馐佳肴。
硬是卖到了新疆,卖到了东三省,周志峰们,把每年两三万斤粉条越卖越远。是这样的一群人,敢在农业里寻找光荣,寻找梦想,敢在农产品加工里,高亢地打出自己的旗号。
锅是翻滚的,血是沸腾的,凭着优良的品质,凭着骨子里的创劲儿,和敏锐的触角,撸起袖子,抖擞精神,注定要向着更高和更远进发,注定要汇入时代大潮。

(三)
田雪峰红运机械配件,使命和未来的最先抵达者啊。
扩大,再扩大。三十多台数控机床,纵横罗列,蔚为气象。刀具和主轴电机合奏的交响里,我酣畅淋漓地体会到涅槃的光辉,体会到霍西庄人追赶时代脚步的迫切心愿。
从农业到工业,这漂亮的转型是一种精神,一种气度,是一种大智大勇的突破和实现。
水钻接头,红运机械的拳头产品,以飞翔的姿态,车螺纹、铣六方、铣扁、打磨;以飞翔的姿态,勾勒自强自信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