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梦想又是什么,好像确实一直也没去仔细思考过这两件事。
本应三十而立的年纪,看着身边朋友们一个个的结婚生子,事业有成,没人会注意到我这边的一地鸡毛。毕竟在外人看来,或许觉得我过得还不错。能力不错、人品不错、家境也不错。
已经记不清在坑里跌倒过多少次,又重新站起来过多少次,就好像宿命论一样,永远解不开这个结,没人能够理解,因为我自己有时候也不能理解自己。就像心理咨询师给我说人的行为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有些时候无意识会主导自己的行为,导致自己做出一些难以理解的事情。随着年纪的增长也越来越相信因果论,说句逃避的话,今天走到这种地步的原因,是因为我自己,也不是因为我自己,毕竟就算是双胞胎,也会因为自身所处的环境不同导致截然不同的性格以及命运。
今天长篇大论写出我的故事,一是为了给大家一个警示,二是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未来。也不知道写出这些是对是错,上一个知道我故事的人,反过来用我的故事来攻击我,敲诈我,导致我对这个世界也产生了一定的恐惧。不过他只是个陌生人,我选择相信这个世界的善。
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从家里要钱都非常困难,那当他发现有来钱捷径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会去选择这条捷径。
目前我最深的回忆还要回溯到8岁那年,那年我父母从湖北老家外出务工,把我托付到了爷爷奶奶那里去县城读书,从那开始我便成为了一名留守儿童,而一切的根源可能也要从那开始说起。
那年我在县城读四年级。县城和农村不一样,对于一个心智不成熟的我来说,县城里面有太多的诱惑,不知道从哪天开始,意外进入了一个游戏机室。一天五毛钱的生活费还要用来买早餐,其实是完全享受不了这种高级的城市生活的。起初只是每天闲时去机厅看看别人打游戏,偶尔能捡到别人一两个遗留的游戏币罢了,后来发现游戏机厅有个叫水果机的玩意,比较新奇,经常看到别人能赢出几十个币然后去换钱。可能那是我童年的价值观第一次的摧毁。
慢慢的我开始迷上了在游戏机厅的感觉,或许是缺少家人的陪伴,也或许是年少时的贪玩,从开始的捡币到后面的买币,导致我本不富裕的童年更加的贫困。找我爷爷要钱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正经用来买文具的钱尚且如此,所以没钱后的我甚至去工地找铁皮铁块卖钱,以弥补我少的可怜的生活费,以及游戏机厅的快乐。
我也不知道我的童年是怎么过来的,别人的童年有父母陪伴,有玩具,有朋友,就算在农村的孩子也有大片的农田以及牦牛,而我的童年好像只有游戏机厅和搞钱。也并不是我爸妈不负责,确实是生活所迫。过年他们都会给我买新衣服新鞋,但每年的新衣服新鞋都会被我爷爷留着,直到我身体长得穿不下为止。我记得第一次来深圳后我爸妈给了我一两百零用钱,然后回去我买了台小霸王游戏机,立马被我爷爷奶奶拿去退货,说是我偷的家里买煤的钱。因此之后每次来深圳带回去的零用钱我几乎都用在了游戏机厅。我记得生活费不够用的初中,除了去工地捡铁皮,我还六点就到学校帮同学写作业赚一两块零用钱。我还记得有次在学校外面小卖部看电视,肚子实在饿到不行,拿起小卖部一袋方便面就跑,小卖部老板追了我两条街,后面我爷爷骂着带我回去。在家吃饭,印象中也是千篇一律的菜系,土豆或者榨菜,偶尔过年过节吃一顿肉。为什么我的童年没什么朋友呢,孟母三迁是为了教育孩子,而我童年里跟随我爷爷奶奶至少搬过五次家,住的地方甚至厕所都没有,所以朋友总是认识了又变得陌生。童年的记忆确实没什么美好的地方,这种情况直到我高中才发生一些改变。我活在了老一辈勤俭节约的思想中,但是又迷上了一种新时代的鸦片,导致我游走在违法犯罪的边缘,而且对未来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初中之前我基本属于放养的状态,使得我的中考成绩差的非常合乎情理,距离上我们县一般的高中还差十多分,家里为了我未来能考个大学,花费了8000元帮我买进了县三中,而且只能选择最差的一个班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那时候劝我爸妈说我一定会努力,其实高中三年我也确实是做到了。从最差的班级,第一次月考开始就成了班级第一名,到高三分到了重点班,依然是班级第一名。那个时候的军事化管理,让我没有多少时间去外面贪玩,当得到别人的夸耀之后,这种感觉是很让人享受的,这样就很难让我对学习产生懈怠。尽管是班级第一,但受限于教育的水平,也只考上了一所一般的一本,如果有更好的平台我觉得我会有更好的成绩。高考结束后,对我,对家人来说,也算满意。记忆深刻比较难过的事情是高考那段时间我大伯得了胃癌,暑假去世了,我爸也为此沧桑了不少,毕竟是他唯一的兄弟。在我考上大学后想买个不错的手机时,另一个记忆深刻的印象就是他给我脸上留下了五个手指印,可能从那开始,我和他沟通也开始出现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