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一藻
“成长,好像就是一个少言寡语、学会闭嘴的过程。这个世界可能并非你想象的那样,如果不了解,起码留一些善意。”

远离抱怨,心怀美好
根据心理学的解释,决定我们身份的是我们所构架的故事和我们理解人生体验的表述方式。
同样是一场灾难的幸存者,有人因为创伤,终身活在痛苦和抱怨中,有人却因劫后余生,活出了全新的自我。
一时情绪的宣泄,可以理解。但终身活在抱怨里,却是作茧自缚。
抱怨,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消耗你的运气。
心理学的“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你是怎样的人,就会过怎样的生活。
你快乐,人生处处都藏着惊喜;你悲伤,触目皆是苍凉悲苦。
越是抱怨,就越会吸引更多的负能量靠近自己,境况就会越来越差。
抱怨是精神鸦片,虽然可以缓解一时的痛苦,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中写道: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生命真正的意义,在于内心的豁达与平和。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生活是完美的,也没有一种生活会让人完全满意。
开口抱怨,当然容易,但是,要过好生活,却需要全力打拼。
当你想抱怨的时候,请记住下面这句话:
“生活再糟糕,也不妨碍你越来越好。”


不说恶语,保持善良
“世界上最伤人的除了武器和弹药,还有就是嘴里的话。”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猎人,上山打猎,途中被一只恶熊缠上。
经过一番激烈的挣扎,猎人终于逃脱了,但是,伤势很重。
幸运的是,猎人被住在森林里的守林人救了下来。
后来,等猎人伤势好了些,就说起了事情的经过。
谁知,猎人话音刚落,只听到守林人哈哈大笑,并说道:“你真是蠢猪!一头熊都能把你伤成这样,你还当什么猎人?”
听了守林人的话,猎人低下头,没再说什么。
不久,猎人就悄悄离开了守林人的住所。
多年后,守林人和猎人再次相见。
守林人上前便问:“你的伤势后来怎么样了?”
猎人淡淡地笑了笑,说道:“身体的伤早就好了,而你当初说的话,到现在,我都疼痛不已。”
“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
伤人的话,只要一句,而治愈受伤的心,可能需要一生。
有修养的人,从不随便说话,更不会口出恶语。
开口是能力,怎样开口却是智慧。
愿我们都能管好自己的嘴,做一个言语有温度的人。


不评论他人,做好自己
马克·李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