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提到如何优雅的老去,甚至为了掩盖老的事实,许多人开始做掩耳盗铃的事情。古代帝王靠吃长生不老丹续命,如今我们通过拉皮打玻尿酸强撑。

可是生老病死是人生都会遇到的课题,人生的最终走向就是离别,没有人能抗拒衰老,总有一天会发现自己真的已经老了。

其实对于衰老和死亡的话题,如今我们所有的疑惑,古代哲人早就遇到过。他们思考的结论到现在还非常实用,甚至觉得思路超前。古罗马哲学家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前106–前43年)就曾经阐述过关于人生下半场的人生智慧。作家菲利普·弗里曼(Philip Freeman)选编了西塞罗的言论,编写成书,书名为《如何优雅老去》,中文版本是由王亚鸽翻译,在《如何优雅老去》这本书中,有许多他与人对话的节选,都是关于衰老和死亡的见解。
《如何优雅的老去》书中最著名一句话:人总有老去的时候,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是平行时空里,西塞罗在老年写下的心得体会。看后让人觉得心情特别平静,原来是自己一味的索取,搞反了因果关系。

而西塞罗对于死亡的理解更像是家人团聚,他的儿子比他先离世,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他也一直没有释怀。对于死亡他看的更简单,意味着跟亲人相聚,也意味着所有对儿子的思念都有了归宿。在这里不想说什么名留青史的故事,那毕竟只是少数人。对大多数人来说一生的追求就是跟自己爱的人在一起,无论以什么形式。
死亡是所有人的归宿,从这个角度来说,所有人都未曾离去,所有人也终将团聚。如此说来,何惧之有!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唐代——作者: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