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故事(二十三)《浪淘沙》猜猜欧阳修是和谁携手游遍芳丛
还是在宋代,有这么一个奇人。政治成就了得,文学成就也了得。感觉他就是天之骄子,老天不仅给了他天赋,还给了他绝世无双的才华。自己活一辈子活得光芒四射,死后还影响千年。真是让人看了就觉得老天就是不公平,为什么好的东西全都给到他一个人身上。
这个人就是欧阳修。其实大家对他都不陌生,我们中学的课文里就有他的千古佳作《醉翁亭记》,“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功底一出手就是让人望而生畏。他出生的时候,老爸就五十六岁了,活脱脱的“老来子”,老人们都说“老来子”很聪明,从他身上来看,这话好像很有道理。他爸也是当官的,不过在他三岁的时候,老爸就去见佛祖了,他又是家里的独子,他老娘与他相依为命,只得去投奔他叔叔。叔叔家不是很有钱,他老娘就在沙地上教他识字。这个叔叔也特别喜欢他,年少时他还去帮人家抄书,往往书还没有抄完,自己就先背下来了。乐得他叔叔尖叫,说他们欧阳家有希望了。

六一居士
太聪明的人往往会让人妒忌,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的科举之路就走得特别辛苦,头两次去科考都是落榜生,后来还是人家保举去考试 ,才在国学解试中考了一个第一名,后来再往上考,居然连中三元,连拿三个第一。后来到了皇帝老儿那里殿试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才华肯定能中第一名,还特别去做一件新衣服,准备在考试的时候穿的。哪知道那新衣服被同学开玩笑先拿去穿上了,还调皮地说:“我穿上状元衣服啦!”结果他那个同学真中第一名状元了,而他一身才华只得了个十四。所以啊,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新衣服千万别借给别人,不然一身的好运全被别人穿走啦,当然啦这只是一个笑话。
当时的主考官就是大名鼎鼎的晏殊,他说以欧阳修的才华,拿第一本就理所当然的,可能是众考官想锉一下欧阳修的锐气,毕竟锋芒太露了。不过好歹是当了进士了,再加上自己一身的本事,所以就算你想低调,实力也不允许。
后来给他分了一个校书郎的官职,就相当于文化部的官。他遇到一个好上司钱惟演,可能都是从文的人,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于是就支持他们这些才华横溢的青年们出去游山玩水,四处写生。那个时候欧阳修没有考试的压力,写的文章贴近生活。写出来的文章艳瞎了众人的眼睛。为他成为“唐宋八大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垂杨紫陌
只是这上司钱老大职场失意之后,来了一个新上司王曙,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家伙,又古板又严苛,啥都是教条主义,看到人就让人头大。他看到这些思维敏捷的人,自己就难受,成天就骂这个训那个。自己一无是处,还要强调圣贤风骨,真是“三根屎棍子撑副骨架子____一幅臭架子”摆个不停。有一次他骂欧阳修说“你看寇准这样的人都因为贪玩被贬官,何况你们还不如寇准呢。有什么资格在这里玩。”哪知道这个欧阳修也不个省油的灯,回他道:“寇准之所以倒霉,那是因为他一把年纪了还不知道退隐山林。”意思就是骂这个王曙一大把年龄了还不回家抱孙子,出来骂人干嘛。把这老家伙气得,估计掐死欧阳修的心都有了。
但这个欧阳修也不是真的只图享乐之人,他从政的时候,主张“宽简”,让自己和百姓都过得轻松,把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为官一方就造福一方,是难得的好官,不仅官声好,文章也盛极一时。
今天就来读一首他这个时期的一首词《浪淘沙》这是他与朋友送别时填的。
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