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要再拿这句话当借口!”
一切糟糕透了,她说。
这个女孩给我发了很长的文字,她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读研,而这种犹豫不决的状态让她无心学习,逼着自己去学习的时候,她又会经常怀疑自己适不适合考研,总结她的状态就是,“一切糟糕透了。”
现在面对这种微信,我常常不敢回复。
这种微信咨询很多,搜索框打进“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能跳出几十条谈话记录,原来不知不觉中,我有陪伴那么多人探寻过他们的“自我”。
我发现很多人都有「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苦恼,他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纠结这个问题,我在想,如果这些心理能量不这样消耗掉,拿去做一些实在的生产活动,那该能产生多么大的效能。
可惜琢磨不透这些问题,他们就真的很痛苦,甚至有一个男孩发信跟我说,他一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时候很想去死。
在他们看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真的活不好了吗?

我们从小是看着伟人设定目标而后成就伟大事业的故事长大的,因而这种“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可以实现成就/人生才有意义/人生才幸福……”的观念有天然的正确性,对这种观念,我们也有着天然的接受度。
没发现那个省略号后面还可以写更多的东西吗?----原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承载着“幸福“、“成就”、“意义”等等诸多的重大命题,怪不得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不知道我们想要什么的时候,我们得承受住那么大的沉重感。
我不怀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人生的自我实现有重大意义,但我怀疑是否在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就得承受住那么大的沉重感?
我有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最浓烈的一段时间发生在高中,高二高三的很多夜晚,我考虑形而上的问题;还发生在大学一年级,当我对大学生整体现状感到失望的时候。
过了那么多年,终于可以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回去冷眼咀嚼经历,我才发现,那些最深的自我怀疑和迷惘,往往发生在我的现实遇到困难之时(你是不是也这样?)。
我问自己,如果我能平等珍视人生每一刻的时间,为什么不在清闲时考虑人生,反而经常是在遇到困难的那些时刻才频繁重现这些人生的沉重命题?
答案把我吓坏了,它说:那些“沉重”其实是我加诸于己的,我已经把它当作我的救兵。
我想说的是,我其实在逃避。
我也问你一句,当你说“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此)我状态很差/过得不开心……”的时候,你在表达什么?
你的潜在逻辑是不是在说:你如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就能过得好/过得就开心?
显然,你已经把责任推给“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眼前的事情做不好在你看来就情有可原,你想说这不能怪你,并且你还希望对方也看到你的这种“情有可原”。
这也就是自我逃避的方式。
当我做一件事遇到困难,不知不觉会怀疑自己,拉出“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哲思,郑重其事拿其挡枪,如果我能在困难之前的哲思之中灵光闪现,真找到了什么神似“哦,原来我喜欢这事”的东西,没准我还真会留下“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一纸文书,然后跑向远方。
而如果我在哲思之中一直处于未开解的状态,那么我就可以认为,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而即便最终结果不如意,我可以自我安慰:这事真的不是我想做的。
倘有不识趣者揭穿这层遮羞布,我也许还会狡辩,把“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升级为“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但这很可笑,只是我们自己没发觉这种可笑而已。我们从来不认为自己在逃避,甚至从来不考虑这种可能性,我们让自己一直认为自己是因为不知道想要什么才没有作为----只有这样想,我们就可以获得永久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