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痛苦,我们就来一次多大的努力。
别娘娘腔腔,坐直,脖子挺起来,胸挺起来,笔拿出来,把“我想要什么”当作专对自己负责的学术研究,你写一份格式可以不严谨,但态度须得100%严谨的学术报告----向自己报告!
去找!去阅读这些公众号的“文献”,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可以出来无数条。
去狂阅读,一篇篇读下去,审判他们的建议,把你认为合适的抄出来、抄出来、抄出来。
别说没用——有那么一两句有用就行,捡到一条就去践行一条,不满意就接着读下去,读到想吐。
这事做完,无论结果如何,往后我们都得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往肚子里咽,再动不动提咱就矫情了。
因为这事的两个结果指向都不容我们再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动不动挂嘴边:
1.找到了你所谓的想要什么,当然你就活升仙了。
2.一无所获。但你知道要找到那个答案是他妈的多么的难,升仙无望。
经历这种“难”,这个时候再来看看克老师的话,是不是感觉不一样了?
一无所获的结果也许是上天给你的“礼物”,确定的告诉你:你不能,你当下还不能。
这结果也告诉你,既然他妈我当下花了那么多努力都没找到,那这事就先滚他妈的给我先靠边站,先干正事,可以保持探索着,但这些哲思问题王后只能让它占据你的一方小小天空。
再也别让它成为你整个心灵世界的阴霾,别动不动做着事呢,就一句我不知道想要什么我想要探索人生就把事情撂了。
我们做事该成熟一点,不然对谁都不负责。
06
我们用「不想要」确立努力的底线
我们还可以反过来想----想要自己知道想要什么经常是艰难的,但弄清自己不想要什么却很简单,比如:
不想考研失败不想被裁员不想交房租时捉襟见肘……(请继续列举)
你不想要怎样的生活?请你把这个清单列下去,芒格老哥说:我想知道我会死在何处,然后我永远不去那里。
我说:知道自己讨厌什么样的生活,然后我们就永远不去过那种生活,但在之前我们要问问自己,你凭什么可以不去过那种讨厌的生活?
你该做出什么样的努力,才能避免去过那样的生活?
损失厌恶:人们憎恶失去属于自己的东西,大体上来说,失去某件东西使我们难受的程度比我们得到这个东西使我们快乐的程度大两倍。
为了不过上不想要的生活,我们用「不想要」确立底线,也就确立了不触碰底线所需要的努力和方向。
07
我们要去过好公共秩序的生活,但也仰望星空
上一段的底线列举中,也许你列有几十条,应该可以发现,其实这些底线归纳综合起来,就是公共秩序中大方向所共同追求的那些东西:金钱、名利、关系、智慧(精神)。
追求「我想要什么」是建立内心秩序,但在没有确定内心秩序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把以公众秩序为基准的生活过好。
为了不触碰底线,我们可以把精力投入到公共秩序的追求之中,就是追求钱,追求名,追去关系,这没什么不好!
1)追求钱、名,去做事,去把事情做好。
2)追求关系,阿德勒说,一个人的意义在与人交往中体现出来,实在不知道怎么建立关系吗,就去帮助别人吧。
3)追求智慧,去看书,去思考。
当然,做这些事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忘却内心,我们依然探寻,只是不再让它们遮蔽我们全部生命的天空,因为这是我们一生的课题----但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我们可以选择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