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有一位大神,说来就是大家羡慕想要结识的朋友,网上,他的很多粉丝向他询问,都很能听进去他的话,甚至有人要花钱要听他的教诲,可是,就这样一位大神,他的弟弟却听不进他的话。
怎么办,叫来我说看看。
他弟弟听进去了。
说来我从来没有管教过自己的弟弟妹妹,我有一个弟弟,另外有好几个堂弟堂妹…说来我们的家族在外面之前并没有什么大学生,我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在我们之前,其实还有许多没有读成大学的哥哥姐姐。
但是自从我上了大学之后,随后的几年,我的那些弟弟妹妹们,都一个个的考上了大学,甚至有的考的比我好。
说来我某些时刻还是有些自私的想法,我真的希望那个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不是我,然后我做为弟弟妹妹,看着哥哥姐姐能考上大学,然后我奋发图强,考出更好的成绩,可能,我成了那位垫上肩膀让他们踩上去的那位。
我深知自己给弟弟妹妹没带来的这些影响,我从小在他们眼里,就是那个爱读书的,就是周末总是买书回家啊,然后这些弟弟妹妹有样学样…这种话本不该由我自己来说,而是应该让旁边人告诉大家,我一以贯之的爱读书的形象,如何让弟弟妹妹们坚定起要考大学的路子。
这些经历让我看到,说服身边的人,最好的做法就是身先垂范。

4、林黑犬是化学老师
最近一部停火的网剧《唐人街探案》,剧中最让我产生触动的一幕在第三集,林默回忆自己当初做为化学代课老师,初次来到鹿鸣中学,在学生有组织诱骗之下,他被关进化学实验室,学生在铁门外嚣张的烧起黑烟…网络用语叫“一摘眼镜,火力全开”,在学生以为旗开得胜之际,铁门轰然被炸出巨洞。
随之,一阵BGM把这位化学老师从烟气中徐徐带出,“除了用铝热反应加热到2300度烧熔锁芯之外,离开实验室的方法至少还有23种,想学的,跟我走。”
就这个开场,完全征服了这群妖魔鬼怪。
想想看,这群学生,如果只是简简单单的告诉他们学习有多重要、学习有多重要、学会有多重要,恐怕不行,结合剧情来看,你连这个去“说服”他们的机会都没有,在那之前,你早就没学生们逼出学校。
什么叫做欲望,就是眼界与心之间的距离,什么才能让欲望转化为行动,就是你看过更大的世界之后,知道自己通过努力也可以得到。
化学并不是这群孩子们更大的世界,但这位化学老师就是,他们知道自己学习化学,也可以变成那样;与其说他们从那一刻想学化学了,倒不如说他们想成为像化学老师那样的人,因为实在太酷、太牛逼了。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其实不用跟孩子说他们应该学什么,而是应该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见识到拥有那个技能的人,另他产生羡慕的情绪----只要那个孩子羡慕那个人,他就自然而然地有“我也想要那样”的想法,到最后,谁都拦不住。

5、总结
说来说服一个人有多种方式,我们最依赖的就是通过语言进行说服,语言说服成本低,也不需要费太多脑子,但语言有利也有弊,弊处就是单靠语言说服,说服力度不够,无以形成深远的影响,如果你本身还带着舒服目的,并且也被对方察觉到你在实现说服,能引起的往往就是抵触。
身体力行的实践,让对方看到你努力的效果,当这个结果也是对方想要的,你就实现了影响,就像我考上了大学之后,弟弟妹妹们所做的那样。
寻找第三方途径进行影响,往往更奏效,比如一个男生可能在看我文章,会觉得我说得有道理,而如同的话从伴侣口中说出来,反而会引起男生的抵触,他会觉得你有意在改变他,产生这种区别,仅仅只是因为我是无关利益的第三方,有些话,就只能是第三方说了才合适。
寻找榜样或者找到优秀技能的载体,谁拥有了那项技能,拥有了那些技能之后,他们的生活怎样了,这往往更能带来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