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 一作:美景)
李不白赏析:
大约半年前,不白在赏析东坡词的时候,便有微友留言让我写一下柳永词。在大大小小的宋词作家中,柳永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在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上,他先是屡试不中,放浪形骸,遂以填词为谋生手段,与帝都的歌儿舞女打成一片,以至于他穷死之后,是汴京城的歌妓们凑份子钱把他埋了,并且每年的清明节都举办隆重的追悼会,名曰:“吊柳七”或“吊柳会”,一直到大宋遭遇靖康之耻,宋室仓皇南渡,这个特殊的纪念活动才风流云散。
在民间,“凡有井水处,皆有柳词”,他是唯一享受这种殊荣的宋词大家。即使苏轼,李清照,欧阳修等人也不过享誉文坛,而民间唱诵他们大作的没几人。然而,柳永词也因此遭到达官贵人乃至当朝皇帝的冷遇和鄙弃。宋仁宗在柳永考进士成绩已经过线,即将榜上有名前夕,想起柳永词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黄金榜上》)便开金口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遂活生生将柳永从榜上除名。亦有人记载当朝臣向仁宗皇帝举荐才子柳三变时,仁宗皇帝只说了四个字:且去填词。柳永闻之,在江湖上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可见朝廷对其成见之深,而柳永承压之重,痛苦之深。
《雨霖铃》这首词做于天圣二年(1024年),在他第四次科举落榜之后,距离“奉旨填词”已经15 年了,他在京城郊区的一个长亭与情人虫娘话别所作。这首词成为柳《乐章集》的扛鼎之作,也是奠定他婉约词宗地位的压轴之作。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宋词里少了柳永这首《雨霖铃》就少了半边天,柳永没有《雨铃霖》就死去大半个词命。
全词分上下两阙。我们先看上阙。“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本是唐教坊曲,是唐明皇闻雨打铃声,怀念杨贵妃所作。柳永借旧曲之名,另倚新声。然而离愁别恨则一脉相承,息息相通。“寒蝉凄切”四个字如晴空霹雳,一开篇就定下全词悲伤的基调。时间是清秋,即九月九重阳节,场景是骤雨初歇,满地黄叶,一树蝉鸣,两眼泪汪汪。地点在都门,也就是汴京城城门外,柳永落魄南归,而情人豆娘设帐为其栈行。这对即将劳燕分飞的情侣情绪低落,心事重重,以至“饮无绪”,也就是无心饮酒。所谓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离别在即,词人更愿意挥毫泼墨,填词抒怀。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人卿卿我我,难分难舍之际,船家已经催着上船启程了。此时此刻,除了紧紧拉手,谁也说不出一句话,只有相互凝视,不觉间泪流满面。这是肢体语言和表情变化,那么心灵世界和灵魂深处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个“念”字,力拔千钧,将情人的心全掏出来给世人看。去去,用重音叠字的手法来强调行程之远,离别之苦。相当于今天的“走啊走啊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乡没有烈酒,没有问候”。千里烟波,说明词人走的是水路,李白送孟浩然是烟花三月下扬州,而三变是深秋九月回江南。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烟花与烟波,一字之差,一念之间,人物心情可谓冰火两重天。“暮霭沉沉楚天阔”,暮霭沉沉就是说秋天的黄昏,夕阳被云缠雾绕,一眼望不到边际。故有楚天阔之叹。这里的楚天是南方的代称,犹如王摩诘的“西出阳关无故人”,柳永是南下楚天无情人。言外之意,皆是离离满别情,不舍,担忧,牵挂,难过,渴望……所谓五味杂陈,百感交集!死生契阔,与之成悦。执子之手,却只能道声珍重,从此天各一方,相忘江湖。词的上阙林林总总主要是站在虫娘的角度伤离别,算是代虫娘言都门景,心中事,眼中泪;下阙则以词人为抒情主体,抒发自己感受到的离愁别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