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独自莫凭栏”,许多老师都读错,难怪引起歧义!生于七夕,死于七夕,《虞美人》之后再无李煜!1/李煜之死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一位南方男子暴死于北宋的京师汴梁,那一天,也正是他的42岁生日。男子暴死后,被北宋朝廷追赠为...
最霸气的一首宋词,写尽人间沧桑,骂遍古今官场,作者大有来头!辛弃疾的怅惘:“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因何自号“稼轩居士”? “稼轩”其义何指?1/少年英雄一说起辛弃疾,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他曾是南宋的抗金斗士,一生都在...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精彩的声音演绎人们常说苏轼是一个几乎占据了我们对于美好生活所有想象的人,林语堂说中国人想到李白的时候就像天空划过一道流星,中国人想到苏东坡就会露出会心的微笑,他“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但是...
脸似桃花眉似柳,天生一点樱桃口。 未语娇羞两颊红,小巧身材嫩如藕。习惯了现代文学对美女的描写,回头再看看古人的诗词描写。现代人的漏骨古代的含蓄,形成两种不同风格。随着时代的进步,汉族文化越来越精简表达的意思越来...
穿越到宋朝去赏秋 对于秋天,其实从第一片落叶开始,就已经让人期许着与金秋相见。或许秋日总是短暂的,宋词中“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想来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总之,若要寻得最美秋天,不如一起穿越到宋词中去探个究竟。...
前言:关于落花,古人有许多著名的描写,像孟浩然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像王维的“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不可否认,这些诗句都十分具有诗情画意,蓬勃着春天的气息。而说到描写落花的词,那就更多了,如李清照的“风...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时光无语,节序更迭,岁月的脚步从容有序,从不会为谁而稍做停留。寒露过了,重阳已近,及至到了霜降时节,就是真的是和秋天说再见的时候了。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叶落林疏,山水都瘦,霜降不仅是一个节气,也...
年华冉冉催人老,风物萧萧又变秋。节序更迭,时光匆忙,转瞬秋意又浓,年华似水催人老。不是悲秋,却又伤怀,每到秋来都依旧,原来只是叹年光有限,时不我待。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秋色宜人,风物称心,尤自黯然神伤者,唯有乡愁...
芙蓉金菊斗馨香,佳节又重阳。关于重阳,明代学者张岱如是说:“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来日来期,重阳,真是个幸福吉祥的好日子。登高祈福、宴饮赏菊,这些都是庆祝重阳节的保留节目,当然...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要论秋天的标配,当然要数那如火如荼的枫叶和洁白似雪的荻花。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荻花秋,有温暖的人间烟火。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荻花秋,眉间心上,也会有淡淡的离愁。荻花风...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看看又是秋分时节,寒暑均分,昼夜等长,不偏不倚,秋天恰好走到了时节的正中央。回头看,果实累累,向前看,瓜果飘香。秋期过半,露白风清,正是人间好时节,一切都是刚刚好。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节序更迭,岁月如...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八月桂花香。眼看着又到了“冷露无声湿桂花”的中秋时节了。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陈继儒在《小窗幽记》里说,前人有花中十友的说法,桂花为仙友。深以为然,击掌称好,这比喻也只有桂花堪当,它的超凡...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在我读五代词的时候,我很喜欢一首词。那种喜欢就像是看到自己喜爱的物件,总想找到它的历史来路和人文风土,只是可惜,十多年过去了这个遗憾还是没有补全。那就是这首词作者的生平以及这首词的背后的故事。我只知道这首词的...
周杰伦是我国流行乐的一位“划时代”的人物,这么说应该也不会有多少人反驳吧?他的歌曲是非常多网友的青春,不仅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非常不俗,21世纪后凭借音乐最爆红的人就是周杰伦,没有之一,如今79年生的他已经42岁了,然而还有...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