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9 我不知北方冷到什么程度,据专家说,今年冬天全球降温,地球会冷的离谱。对国内专家的话,我向来半信半疑的,因为他们常常别有用心,甚至发些奇谈怪论带节奏捞好处。比如,只要不下雨,广西南部的城市几乎天天都是春天,鲜花盛开,阳光明媚,这也是生活在天寒地冻中的东北人络绎不绝,如过江之鲫来南方谋生定居的主要原因。冬天对广西大半地方来说,只是一个传说,而春暖花开才是永恒的主题曲。

2750 昨晚见了J博士,他是来梧州参加学术研讨会的,他是山东人,原来高高瘦瘦,现在略微发福了。他来梧州前提前联系我,特意要见我,这让我颇为感动。我们是读博士的同学,博士同学,我有联系也就是那么三五个,多数毕业也就永久失联了。大约成人间的友谊如果不是利益驱动,大都是无疾而终吧。童年,少年的朋友更深入人心,但多数又经不住岁月和距离的洗礼。所以前人常感叹:相识满天下,知交能几人?
读博时,我和老J属于聊得来的那种,而他一脸和气,似乎和谁都聊的来,叫他自己都常常说像我这么脾气好的人怎么怎么。他十分健谈,喜欢讲一些滑稽可笑的事,逗人开心。我们都认为,中国很多事情很多所谓规定,都是走形式,做给别人看的多,中看不中用的多。他看破了这些套路,我感觉他能游刃有余的穿梭其间。他本来就是个无害动物,待人接物总是笑呵呵,说话虽然滔滔不竭,但也全是平声,从不用四声,更不会大声高调,气势压人,听他说话,你就像喝金灿灿的小米汤的感觉。
我们读博三年,相处都很融洽。他读博时不仅勤奋,而且艰苦。他辞去原职,读的是公费生,那时师大的博士一个月才补贴三百,毕业前一年,经大家努力争取,才涨到六百,而我是定向读博,单位工资扣了近半,也有两三千,所以我读的轻松,而他读的苦逼。有年冬天,我去他宿舍聊天,见大冬天他睡的床还是夏天的样子,木板加床单和薄被,桂林属于桂北,冬天气候应该是全广西最冷的地方,也会下雪,而师大的雁山校区,不知从哪里刮来的妖风,半夜总是鬼哭狼嚎一样狂叫,叫的人瑟瑟发抖,鸡皮疙瘩都能拔地而起。我实在看不下去,就把自己床上厚厚的床垫抽了最厚的那张棉胎拿给他用。他还是笑呵呵地推辞不要,而我态度坚决,不容反驳,他不得不笑纳为先了。不知过了多久,他把棉胎叠的整整齐齐又给我送回来,说天暖和,不用了。
女博士对老金J的印象大抵都是成熟稳重,和蔼可亲,爱讲故事,还善于出谋划策,真是好的不能再好了。倘若东北出雷锋,那么山东出好汉和好人。得知他现在儿子已经读大学,妻子也迁移到广西,在单位做了中层干部,我非常高兴。对他而言,这算是苦尽甜来,修成正果,金蝉脱壳,脱贫致富了。这次见面,他用柳州螺蛳粉,我用梧州六堡茶互赠见面礼。毕业七八年第一次重逢,下一次不知猴年马月了。

2751 世间万物皆为虚妄,倘若你看不透,拎不清,哪怕活到一百岁,也还是活在虚妄之中,庸人自扰,稀里糊涂的死去。而坚持独立思考,不懈思考,努力思考,久而久之,多少让人脱离虚妄,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虽然不是高人,但脚下早已踩死一大片。当你活的通透了,目光所及之处,众生平等,都是一丝不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