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年轻人,有一种情况:不想生孩子。背景是不愿意生,不敢生。
不愿意生是主观原因。一是观念的转变。在传统观念中,生孩子的目的是为了传宗接代,也就是传宗接代,传宗接代,从而后继有人,一代一代传下去一代。现代人看清了人生的真谛,强调活在当下,不为后代想太多。二是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一些年轻新潮的中国夫妇选择“自愿不孕”,在西方被称为“丁克”,否定了中国人历代公认的最标准的夫妻子女家庭结构,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分娩本身。“丁克”家族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摒弃了中国人忍辱负重、为子孙后代无条件牺牲的传统生活方式,更加关注自己的幸福。三是让二人世界的生活更轻松;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四是对生育的恐惧。女性觉得怀孕和分娩太痛苦了。此外,生育会给女性带来很多生理上的变化,如脱发、身材变形、乳房下垂、皮肤变差等。男人觉得有了孩子就没有了自由,很难想象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生活。第五,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养儿防老。他们认为生孩子是社会的责任,对个人没有实际用处,失去了生孩子的动力。
不敢生育是社会环境的客观因素造成的。一是生育成本增加。从怀孕到孩子顺利分娩,除了看病、坐月子等显性费用外,还有很多潜在的无形经济损失,比如女性在怀孕期间的收入减少等等。其次,抚养孩子的成本在上升。很多年轻人都觉得自己已经尽力养活自己了,养孩子真的太累了。更何况,孩子出生后,还要好好教育。学区房、各种培训班、课外辅导、出国留学,哪个不花大钱?许多负担不起高昂的育儿费用的人不得不选择不生孩子。三是养育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现实中,很多家庭的第三代都是在父母的帮助下长大的。孩子既是纽带又是障碍,让家庭关系变得非常复杂,有些还充满矛盾,让本来就害怕要孩子的年轻人望而却步。
不想生孩子的年轻人也应该明白,繁衍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生育是人类进步的源泉;生育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生育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生育是亲情的延续。
不管是不想生还是不敢生,生育都是人的自由权利。不管是自愿还是无奈,如果有条件、有能力要孩子而选择放弃,还是要好好想清楚。其实人总要繁衍后代,有家有家,有家有国。人若不生,何以有国?有时,个人的小原则必须服从时代发展的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