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600字左右,预计阅读时长4-5分钟)
都知道有企业文化与发展方向这两个东西,也听过愿景、使命、宗旨、目标、战略、方向这些词儿,那这些词到底是啥意思?有啥用?
刚踏入社会的那会儿听到这些,当时的态度就是不屑一顾,认为都是些忽悠人的玩意,就像哲学里的“形而上”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又不能吃,能有什么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升,才慢慢了解这些东西的重要性。主要是当时认知水平不够,理解不了更高维度的知识。如果把认知水平简单的分为10个层级,那时候顶多就在一二层上窜下跳,对于高于二层的观念,统统认为都是假的,俗称:目光短浅。就像“达克效应”说的一样,还在最前面的“愚昧之峰”。
先说一下愿景、目标、宗旨、战略、使命这些词的区别,很多人一直没搞明白。
愿景:愿望、憧憬。长远目标,即你希望未来成为的样子。如:实现共产主义;
目标:一般指达到愿景这个长远目标过程中所历经的各个阶段,有短、中、长期之分。如:2035目标纲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宗旨 :一直要坚持的宏大理念,基本是不改变的,通常与钱没啥关系。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使命:一种主动承担起的责任。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战略:实现以上某个观点的计划与框架。如: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等;
这些里面包含了企业文化,整体也称作:方向,就是所有的内容都指向的一个朝向,官方点也叫:鲜明的旗帜。
上海最近的数字化城市,核心:以人为本。就是所有的规划、政策、产业、服务都是围绕“人”这个点来,也是文化与方向的体现。
现实中,很多企业稍稍有了点发展,就立马遇到了瓶颈,没法壮大。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没有关注“文化”与“方向”。就像驶入太平洋的小船一样,前期靠个人努力好不容易积攒了一船资本,信心满满的想出海干票大的,结果驶到半路突然就失去了方向,陷入了茫茫大海之中。
刚开始单纯为了赚点钱,还有个“短期”的生存目标,一旦真赚了点钱,就不知道干啥了,最终变成了守着“即得利益”的迷航者。
赚钱重要吗?重要。马斯洛需求最底层就是生存,但是生存下来后,怎么做大才是领导者需要考虑的。因为很多老板能让公司生存,但发展就别想了。想发展,得有人帮。有人帮得留住人。而留人就两点:一个是钱,满足生存需求;二个就是文化,满足精神需求。
但是,很多企业坚信的文化就一个:钱。所有人干啥事都是为了钱,一切只为钱,企业最后不知不觉变成了一种向“团伙”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