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满川红叶明。三首刘伯温的咏秋诗词,格调明朗,大气豪放

03
西风吹散云头雨,斜阳却照天边树。树色荡湖波,波光艳绮罗。
征鸿何处起,点点残霞里。月上海门山,山河苍茫间。——明 刘基《菩萨蛮 越城晚眺》
秋风吹来,雨散云消,晴空明净,斜阳远照,站在越王台上远眺,远处层林尽染,漫山红透。
五彩斑斓的树影荡漾在波光粼粼的湘湖水中,那微微的涟漪明艳无比,堪比那些华贵的绫罗绸缎。
夕阳渐渐收起璀璨的余晖,残霞里,有几只大雁远远地飞来。暮色四合,月亮从海口那边的山上缓缓升起,霎时,整个山河大地都沉浸在无边无际的苍茫之中。

刘基的这首词收录在《诚意伯文集》中,是其在游览萧山湘湖越王台时所填,从雨后黄昏写到海上月出,整首词基调明快,天地明净,秋色艳丽,辽阔高远。
无论是从时间的角度,还是从空间的维度,只要跟随词人的视角,那美轮美奂的湘江秋日傍晚的唯美景色,都令人心生向往。
尤其是结尾这一句“月上海门山,山河苍茫间。”,尤其令人称道,堪比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一样的云海苍茫,气势磅礴。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是王绩眼中的秋色,安静开阔,悠然高远。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这是杜牧笔下的秋天,气势磅礴,豪放明亮。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张孝祥的秋色如在画中。
秋天这么美,刘伯温这个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岂能无动于衷呢,相比于他的政治成就,从小就具有很深的文学造诣的他,文学成就也毫不逊色。
刘伯温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留下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比如我们熟知的《卖柑者言》等。
西风吹客上马去,夕阳满川红叶明。但是,我还是喜欢以上分享的咏秋诗词,大气明亮,辽阔高远,意境优美,乐观积极,余韵悠长,值得品读。
